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探索】二维码绑定案件信息防权力滥用

发布时间:2015-05-25      来源: 法制日报    点击:

  2015年1月5日,海南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正式启动,明确法院内部改革,从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法官员额制、司法责任制三个方面破题。

 


 

扫二维码绑定案件内容避免滥用权力

 

  司法实践中,司法责任制如何贯彻落实?

  司改后,海南三级法院创新推出每个案件都设定终身识别二维码,通过推行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做到谁审理、谁裁判、谁负责;建立与法官司法责任、职业保障相配套的失职惩戒制度,进一步完善司法责任制。

  推行每案一个二维码后,当事人通过扫描二维码,立案时间、案号、办理流程和相关负责人、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姓名,判决时间、判决文书等相关信息就会全面呈现。以一案一个二维码的形式“捆绑固定”案件相关内容,有利于避免滥用权力或无视司法程序严肃性。

  海南法院通过建立法官执法办案档案,落实惩戒制度,依照权责一致原则,完善错案发现、分析、问责机制与程序。

  5月11日,海南法院正式推行诚信诉讼提示书和诚信诉讼保证书制度。这是继法官惩戒制度之后,海南法院在全国率先推出从外部减少案件被干扰、落实司法责任制的又一重大举措。

  按照要求,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遵守法庭规则,不得虚构事实,进行虚假诉讼和恶意诉讼,不诚信诉讼将录入征信系统。法院实行内、外部人员干预案件处理记录曝光和责任追究制度,打招呼递条子将被记录在案。

  据悉,此举的目的是充分发挥道德和法律双重制约作用,通过惩戒、制裁失信背信行为,引导和约束当事人诚信诉讼,从而降低诉讼成本,避免司法资源浪费,高效化解矛盾,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为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聚集正能量。

  海南高院按照新审判体制重新解析审判过程,重构新体制运行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在外部坚持聘请廉政监督员,接受当事人投诉与社会监督;在内部坚持庭室部门设廉政监督员,立案时向诉讼各方发放廉政监督卡。进行法官业绩考核,建立领导干部干预案件登记制,加强审判流程管理,查处违法违规,惩戒失职、渎职、徇私枉法行为。

  目前,海南法院已制定审判部门法官办案责任制、合议庭组成办法,修改了法官审判业绩考核办法、审委会议事规则,配合相关部门,正在制定人、财、物统一管理的配套制度,以保证改革过渡期工作平稳推进。

 

 

  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十个调研组分赴基层调研发现,新的司法责任制3月1日实施以来,人员分类初步确立,审判委员会改革进展顺利,院庭长办案责任已经落实,法官责任心增强,法院队伍思想稳定,庭审纪律和司法作风社会各界普遍反映良好。

  “支持理解司法改革的人更多了,达到了预期目的。”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董治良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融媒体新闻中心出品
 

《法制日报》记者 邢东伟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