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允许法院审查红头文件只是第一步

发布时间:2015-05-01      来源: 深圳市法学会    点击:

允许审查“红头文件”,是一码事;如何审查,还有待司法实践持续探索。积累经验之后,将来允许非直接利益相关人对“红头文件”提起公益诉讼,是完全可能的。

最高法27日发布关于行诉法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明确新行诉法5月1日实施后,法院可在判决书中阐明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也就是直接认定它合法还是不合法;并向制定机关提出处理建议,可抄送制定机关的同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行政机关。

最高法行诉庭副庭长李广宇解释,所谓规范性文件,就是我们日常所俗称的“红头文件”,它量大、管得宽。过去,民众无权提告“红头文件”,法院也无权受理。现在,公民或法人提告具体行政行为,有权将其所据“红头文件”推上“被告席”,而法院也要给说法。

对此种情形的严谨描述,就是将“红头文件”置于司法审查之下;更通俗的概括,可以称为“司法管权”。当然,这里所谓司法审查、“司法管权”,是有范围限定的,对象限于政府“红头文件”。过去人们经常批评“权大于法”,随着司法审查“红头文件”合法性,我国权法之间将形成新的平衡。权力受到越来越强大的司法监督,乃大势所趋。

允许司法审查“红头文件”,法源并不是最高法的相关司法解释,而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去年11月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公民、法人和法院分别授权,由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了针对“红头文件”的诉权,而法院有了相应的裁判权。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用法律规范权力,对权力运行实施司法监督,是我国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战略部署。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2014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明确,要“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全国人大常委会去年修改行诉法,是贯彻中央部署的一个具体步骤。

这一步骤,在社会上似乎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其实它在中国政治发展史与法治史上具有新的里程碑意义。它不是石破天惊。1989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我国首部行诉法,实现“民告官”,那是一个里程碑。到2014年,全国当年受理一审行政案件15.1万件,审结13.1万件。现在对法院审查“红头文件”开闸,意味着政府权力进一步受限。

推进依法治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法院对“红头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只是开头的那几步之一。要说可能违宪违法的,何止规范性文件,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允许审查“红头文件”,是一码事;如何审查,还有待司法实践持续探索。积累经验之后,将来允许非直接利益相关人对“红头文件”提起公益诉讼,是完全可能的。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