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市政协主席、市委政法委书记韩军 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六点
发布时间:2015-03-17 来源: 未知 点击:
次
法制山东讯 近日,市政协主席、市委政法委书记韩军在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2014年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发展大局、推进法治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对做好2015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提出六点要求。
一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学习领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精神实质、立场、观点和方法,真正用以指导司法行政工作。把四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到各项司法行政工作中,要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判断力。要充分认识肩负的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进一步增强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二要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平安法治监所建设,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确保监所安全稳定。全速推进强戒所场所改造,实现上半年收治强制戒毒人员的目标。认真做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新常态下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新途径,切实把帮扶保障措施落实到位,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大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预防化解和消除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大局中的作用。坚持严格执法、规范服务,不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推进执法执业公开,提高执法执业的公信力和认可度。
三要努力服务经济全面发展。加快推进全方位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公正。主动为政府决策服务,组织律师积极参与政府法律顾问团工作,为全市“追赶”和“转型”这个最紧迫的、最重要的任务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为改善发展环境、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撑。推动公证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让公证的前置预防、监督保障、沟通媒介、平衡利益等服务作用有效发挥,助推经济有序发展。不断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努力推进法律援助站点建设,进一步扩大覆盖面。科学规划司法鉴定机构布局,提升司法鉴定质量,满足司法活动需要。推进基层法律服务全覆盖,努力满足群众的基本法律需求。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针对“三农”的特点,为广大农民提供切合实际的法律服务。
四要大力推进法治济宁建设。深化“六五”普法教育,突出抓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宣传教育,抓好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重点对象的普法教育。不断创新社会普法教育机制,积极贯彻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有关规定,发挥现代传媒优势,加强社会公益普法阵地建设,拓展普法社会覆盖面,延伸普法触角。加大法治创建力度,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深化法治济宁、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动态管理,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以更高要求打造工作亮点,力争法治建设工作再创新辉煌。
五要着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改革。树立敢为人先、勇于改革的意识,积极推进司法行政工作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法律服务和保障。不断完善法治济宁建设推进机制,探索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学法方式,推动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内容,推动建立媒体公益普法制度,落实大众媒体的普法责任。要加大争取协调力度,加强市、县两级社区矫正机构的设置,建立健全县级社区矫正监管执法队伍。认真落实全省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律师制度、监狱制度改革。健全司法行政机关统一管理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完善司法鉴定机构和人员监督管理制度。
六要着力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全面推进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努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司法行政队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升能力建设水平。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律师优势,使律师真正成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支重要力量。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继续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积极转变作风,狠抓落实。认真落实从优待警政策,千方百计为广大干警职工排忧解难,努力增强广大干警职工归属感、荣誉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