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最高法工作报告,我们须点六个赞

发布时间:2015-03-12      来源: 网络整理    点击:

最高法工作报告,我们须点六个赞

来源:中国网 2015年03月12日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一年一度的最高法院人大报告今天上午“新鲜出炉”,各界广泛关注。事实上,法院报告不仅将起到向全国人大报告、述职的作用,更是在向全国人民呈现过去一年整个法院系统为全社会所提供的司法产品,并让全体人民来评价这份“产品”是否合格。

衡量司法产品是否合格的标准不仅包括裁判是否公平正义,包括公平正义是否以看得见的形式实现,也包括人民群众追求公平正义的舒适度如何,更包括司法机关是否能够好履行职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安定、安全,也就是习大大所说的,“确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还包括法院是否能够自我完善以党和人民对司法改革的新要求。我们不妨以以上五个标准来评价今年的法院工作报告,并对全国法院系统所做的工作作出评价。

首先,最影响群众对安全感知的案件,莫过于暴力恐怖、贪腐、侵害妇女、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暴力伤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污染环境等重大刑事案件。这些犯罪不仅让个案被害人饱受其害,对之不依法严惩,更容易造成社会恐慌。报告针对这些案件,引用了大量数据和案例,让我们看到了人民法院“依法惩治犯罪,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以及行不义必被究的现实司法状态。用法律去评价不端者,用法治手段恢复被犯罪所打破的社会秩序,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安定、安全。这个产品很安全,我们须点出第一个赞。

侵蚀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感知最严重的因素莫过于冤假错案、司法腐败。对于这些问题,报告也给出了答案。2014年,各级法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依法改判了1317件刑事案件,纠正了一大批重大冤假错案,呼格案位列其中;落实疑罪从无原则对778名刑事被告人宣告无罪,其中就包含各界关注的念斌案。报告还展现了法院对司法腐败零容忍的态度,全年查处违纪违法干警863人,同比翻倍;对于群众诟病已久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领域,强化了审理与公开程序,让群众感受到任何人都没有法外特权。这个产品很公正,我们须点出第二个赞。

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司法是否能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关切民生。从报告看来,2014年,全国法院加大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依法制裁了大量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假售假行为,为创新者解除了后顾之忧,同时,对于市场主体,无论所有制,无论中外都给予了平等保护,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更是加强了与群众生计息息相关的人身损害、劳动争议、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案件的审判执行力度。让群众生存有保障、生活有活力、生产有动力。这个产品很实用,我们须点出第三个赞。

不仅要让人民群众享受公正,更要让他们享受追求正义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全国法院系统在司法便民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为了解决立案难问题,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开通网站、12368热线,让群众不出门就可以了解到查询到案件的进展情况;开通远程视频庭审、接访系统,让群众甚至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推动案件进程。这个产品很便捷,我们须点出第四个赞。

公正还须以看得见的形式实现,实现路径就是司法公开。报告为我们呈现了全国法院系统在司法公开方面所作出的前所未有努力。推进审判流程公开,确保当事人知情权;推进裁判文书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推动执行信息公开,让老赖无处遁形。同时,各级法院更是通过视频直播案件8万次,将庭审全程展现在公众面前,为推行审判中心主义埋下了伏笔。这个产品很透明,对此,我们须点出第五个赞。

一个好的产品不能固步自封,而须顺应用户需求不断完善,对于法院系统而言,就是要通过改革来满足党和人民对司法改革的新要求。报告告诉我们,最高法院出台了65项具体改革措施,全面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如果再联系到法院去年司改的实际推行状况,在党的改革决策作出后的短短数月里就设立最高法巡回法庭、跨行政区划法院。我们不难看出,这个产品能升级,我们须点出第六个赞。

实际上,有了这六个赞作为支撑,法院工作报告向我们所展现的司法产品是否合格,是否符合之前提出的那五个标准,答案就自在人心、不言而喻了。

观点 下一新闻:《立法法》修订,保证立法质量更适应今后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