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平-时事中国-时政频道-中工网

发布时间:2015-03-12      来源: 网络整理    点击: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 刘慧、伍岳) 两高报告出炉,“公平正义”贯穿始终。法不平则事不成,根除司法痼疾,修正认识偏差,让公平正义永不缺席,追求公平的中国行动空前有力。“法平如水”,平,彰显法理人情;平,昭示民主文明。

  平,行动纠正不公。

  “太久了”,为呼格案奔波九年的新华社记者汤计闻听该案无罪判决,老泪纵横。“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从1996年错判冤杀到2014年沉冤昭雪,从最初重重阻碍到最终拨云见日,呼格案见证了司法机关冲破各种藩篱、勇于向自身开刀的转变。

  公平迟到,终未缺席。敢于纠错,勇于纠错,彰显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据统计,去年有十多起重大冤错案得到纠正,我国司法系统“不怕疼不怕丑”勇揭伤疤也是蛮拼的。纠正冤假错案,不断平复不公,法治中国奋力前行。

  狠刹“提钱出狱”、打击狱内“特权”、推进“阳光司法”,纠正特权和金钱掩饰的种种司法不公。“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平,才是真正的公平。

  平,制度追求公正。

  刑讯逼供、权大于法、重口供轻物证……冤假错案不同,因果历程相似。有不平之制,才有不平之事。司法制度滞后,制度漏洞频现,导致权力、金钱、人情不断侵蚀公平。没有依法“死磕到底”的精神,不公必然任性。

  全面依法治国元年,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190项相关改革正在一一落地:有尊重宪法、保障宪法实施的固本之策,有防止“有罪推定”绑架公平办案的“常备药”,有办案终身负责制、冤假错案问责制等针对“急病”的“特效药”,有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防止领导干部不当干预司法等“调理病根”的“长效药”……当公平如青天,无所不在,追求公平和正义才不会像“跨过高山和大海”那般艰难。

  平,人心认同公平。

  没有对公平的认同,就没有对公平制度的坚守,更不会有在每个案件中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和捍卫。

  认同公平,就不会任由权力介入形形色色的案件,肆意而为,法律不算数,权力才算数。守护公平的权力,才能获得人民最大限度的认同。

  认同公平,就不会任由利益左右司法公正,有钱就有公平,法律尊严扫地。超越利益,有钱没钱,不为所动,司法公平才能获得人民最大限度的尊重。

  认同公平,就不会任由道德偏见干扰各个司法环节的独立性,未成年嫌疑人隐私暴露、有罪推定偏见难除、媒体审判铺天盖地,法律跛脚,愤怒疾行。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一切在阳光下,一切在制度中,公平油然而生。



(责任编辑:admin)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