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虚假医药为何越挫越勇

发布时间:2015-09-05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3日消息,近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测到4个药品和4个保健食品擅自发布含有夸大宣传治愈率或有效率,利用患者的名义、形象做功效证明和承诺等问题的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9月4日新华网)
     看病找医生、吃药应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在不少虚假宣传面前,患者找对医生吃对药变成了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有相当一部分还会遭受严重坑害,甚至倾家荡产。在我们怒斥各种虚假广告给患者带来的身心损害之余,在众多有良知的记者以笔为枪使人们警觉各种医疗骗术之时,一个清晰的问题依然尖锐:为什么在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对虚假药品、医疗广告打击力度的形势下,那些标榜“一针见效”、漏洞百出的广告还依然有市场?还屡次在有权威有影响的媒体上高调载歌载舞?这不能不让人深思与忧虑。
     虚假医疗和药品广告为缘何屡禁不止,原因不外几个:一是我国现行的法律对医疗广告有关规定存在不足。二是利益驱使──违法成本远低于非法获利。三是广告审批部门和广告的监督部门工作衔接不紧,也是违法医疗、药品广告一再出现的重要原因。四是一些媒体的明知故犯。有调查显示,平面媒体医疗广告违法率竟然达到了98%。一些发布广告的媒体,有时明明知道某些广告是违规甚至是违法的,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医用药是一种特殊的消费行为,虽然诊疗某种疾病的技术并不是某一家医疗机构独有或者垄断,但由于医患信息不对称,再加上大部分患者的医学知识有限,往往很难对医疗和药品广告进行辨别。另一方面,对治愈疾病的强烈渴望,“做正常人”的迫切要求让患者们忘了冷静思考。这时有一个“干净”的医疗环境对患者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因此,对于虚假医疗、药品广告,首先相关部门应进行协调、查处,加大对虚假和违法医疗广告的处罚力度,彻底消除虚假和违法广告的生存空间。除了主动监测外,还应以积极的态度接受群众的举报,最好能把那些骗人的广告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要等它们害了很多人后才去查处。其次,作为发布医疗、药品广告的单位,应该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依法宣传,停止虚假和夸大的宣传手法,建立诚信经营的理念。再次,媒体作为一个舆论阵地,应该带头严格依法发布广告,决不应该成为虚假广告的“托儿”。第四,面对五花八门的广告,作为患者,我们也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医药学素养,了解一些法律法规,同时对疾病要有一个客观的态度,不能盲目跟着广告走。
 
                             作     者:   老马
                             联系电话:13778098863
                             邮    箱:2010926518@qq.com
                             地    址: 四川省三台县梓州干道
                             邮    编:  621100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