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未来中国医改将面临结构性压力

发布时间:2015-08-12      来源: 中国改革论坛网    点击:

 《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报告 (2015)》指出——

  日前,在由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药品流通蓝皮书: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报告 (2015)》(以下简称《报告》)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指出,O2O是实体药店转型电商的必经一站,新型药品流通模式将影响全行业发展及医改进程,未来中国医改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结构性压力。

  O2O是实体药店转型电商的必经一站

  该《报告》对新型药品流通模式的发展及影响进行了研究,包括医药电商的发展及影响、供应链金融对医药电商的影响、医药分开对药品供应模式及药品流通环节的影响、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与医药流通的关系、医药电商对传统医药流通企业竞争格局的影响等内容。与上年度报告强调传统医改对药品流通行业的影响不同,本年度报告主要对新型药品流通模式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进行了研究。

  会上,有专家指出,C证医药电商对传统药店渠道造成巨大的冲击,使消费者分流,尤其是单体药店受到的影响较大。为此,传统连锁药店只有一个选择,即转型电商,实现线上+线下模式(O2O)。虽然线上能便捷地提供购物服务,但是对于药品、保健品、医药器械所需的专业服务无法在线上提供,将线上流量引导到线下接受专业服务是连锁实体药店在转型过程中必经的一站。转型O2O模式,不仅需要经营理念的转变,更需要培养电商线上团队。通过促销活动、优惠券、积分等将用户吸引到线上,在享受线上带来的优惠和便利性的同时,通过活动预告和药事服务宣传等形式,将线上用户吸引到线下享受专业的服务,将线上线下用户粘连管理,实现线上购买、线下体验。

  未来中国医改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结构性压力

  《报告》还对药品流通行业在健康产业中的发展与运用及对医改的影响等做了分析。

  《报告》指出,目前中国医改很多难题的根源是“功能设计”。比如,药品流通最后实际的支付方很大一块是社保,但社保基本没有能够参与进来。现在经常提的“社保参与公立医院药品供应谈判机制”还没有见到成功实施的报道,根源在于其功能设计与专业手段不匹配,导致社保“管不了”医生,实际就是管不了 “医疗服务监督 (含药品供应监督)”。

  研讨会上,有专家认为,未来中国医改会面临越来越大的结构性压力,其迹象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地医改的“实际操作”中。由于“功能设计”的不足,各地的医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就是近几年诞生的形形色色的“封顶制”。

  不论是按什么指标计算 “封顶线”,按人头、病种、人口、上年收入,或者按医院规模,甚至按区域联合体等,归根结底都是某种“封顶制”。其实质是社保系统不再试图深入细致地审查每张报销单里的 “医学专业内容”,而是将这项工作交给了医院。也就是说,大趋势是卫生系统自查自纠、自负盈亏;这种改革的设计目的大多是希望医院能够有动力去控制费用,因为省下来的钱基本是归医院的。

  但这种设计,初衷虽好,隐患却不小。“封顶制”的流行,以及社保定位收缩后造成的“角色”缺失,使卫生系统事实上 “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这样的改革模式本身没有错,但需要配套建立完善的第三方监管机制。其中,最迫切的就是对公立医院医生“开处方”的监管及相应的处方药供应机制。只有配以实时和高效的第三方监管机制的药品消费和供应体系,才可能自然生成真正合理的市场价格。靠医院和医生自觉进行自我监督是难以令人安心的。

  更何况,按照目前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难以避免,这很可能会对各种医改政策的实际落实造成冲击。在中国,通胀的顺序很可能是“资产—物价—工资”。也就是说,未来几年物价的上涨会领先于工资的上涨,从而更加领先于与工资挂钩的社保基金的增长。在越来越大的通胀压力下,卫生系统将很难控制住医疗总费用和成本的上涨,更不要说主动将社保病人的花费控制在“封顶线”以下来为医院或国家社保基金节约费用了。

  这样下去,很可能的结果就是,社保基金的花费总是被花到最高封顶线,医院反正难有结余,也就放弃费用控制了。对患者而言,因为通胀的原因,其所得到的服务和保障水平事实上是在下降的,实际负担加重。若引发民怨,这些试图“封顶”的医改措施也就达不到其初始设计的目的了。

  老龄群体的长期药品供应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该《报告》还专门提到,在中国这样正在高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加强慢性病和老年病长期用药的管理是十分关键的,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其价值绝不仅限于入选目录里几十种药品的直接费用的降低,更大的意义在于能够大大减少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对医院的依赖和访问次数,极大地降低医疗服务费用和检查费用,减少有限的医疗资源(尤其是大医院的急诊资源)的浪费,并激活各级医疗机构的交流,缓解大医院压力,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卫生机构的作用,使医改的各项基础投资和措施更能融会贯通。

  与会专家也指出,在这个即将来临的大挑战面前,承受压力最大的“社会人群”就是老年人与慢性病患者。生、老、病、死最容易诱发绝望情绪,整个社会集聚的压力最有可能在这个群体中引爆。所以,将这个人群的医药福利管理问题分离出来、优先解决,具有重大的国家战略意义。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