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纪委正调查呢 人没了:真能一死百了吗?

发布时间:2016-05-15      来源: 长安街知事    点击:

来源:长安街知事,编辑:我们都是纪检人。

 

 

湖北省财政厅原副巡视员程晓培5月12日早上坠亡,事件发生在湖北省委第十巡视组巡视该厅期间。

 

巡视极其严肃,在此期间突然死亡,难免引人联想。据澎湃新闻报道,程晓培被多次举报,去年曾被处理,由副厅级降为处级。今年,巡视组“回头看”,又盯上了已经退休的他。

 

 

在被盯上的敏感节点身亡,湖北此前亦有同类案情。1月6日,长江证券突然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湖北省纪委《立案决定书》,长江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泽柱因个人原因涉嫌违纪,正在接受组织调查。但出人意料的是,1月26日,杨泽柱从武汉市一住宅小区12楼坠楼身亡。

 

此前介绍过,2015年11月26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首席审计官马仑在办公室身亡。就在5天之前,他刚刚被宣布接受调查。

 

 

关于接受调查与意外身亡之间的逻辑联系,坊间议论很多,有说官位不保产生心理落差的,有说“牺牲自己、保全上线”的,也有说受不了牢狱之苦的。不论原因为何,至少从接受调查的那一刻起,政治上已经栽了一个大跟头。

 

 

之所以会有诸多坊间议论,是因为现实中反面注脚太多。南京市委原书记杨卫泽现场得知自己被查后,跑向窗户欲跳楼;山东德州副市长黄金忠被纪委人员堵在办公室里,他畏罪从办公楼十楼跳下,不料坠到九楼将双腿摔断。还有之前说过的纪委拿人现场官员激烈反抗,不禁让人发问:如果心理坦荡,何至于此。总不至于以死来证明清白吧!

 

 

事实上,官员死亡或自杀,并不意味着调查停止。

 

根据刑事诉讼法,自杀可能终结刑事责任的追究,可对于其非法所得还是会依法追缴的。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也有明确规定,就算党员死亡,因为违纪该开除党籍的,还是得开除党籍,比如徐才厚、任润厚。

 

可见,官员自杀,不会终止反腐继续进行下去。有时,反而可能成为办案的“关键线索”,提示案件必须深挖。

 

在对许多高官的“双开”通报中,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说法:对抗组织审查。对抗的情形大体是订立攻守同盟、转移赃物等等。事实上,被调查的官员自杀,也是对抗组织审查的一种方式,这种对抗,某种程度上,比转移赃物更可怕,因为对调查的干扰更大,影响更恶劣。

 

 

近年来,媒体对官员自杀的报道屡见不鲜,但官方对自杀原因的调查结果却鲜有披露。自杀之后就可以“一了百了”?如果不把这样的心理扭转过来,势必越查越跳,给组织调查带来更多障碍。

 

看来,发挥案件的警示作用,势在必行。

 

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七条 违纪党员在党组织作出处分决定前死亡,或者在死亡之后发现其曾有严重违纪行为,对于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开除其党籍;对于应当给予留党察看以下(含留党察看)处分的,作出书面结论,不再给予党纪处分。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