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碍于情面不是官员走向贪污腐化的托词

发布时间:2016-05-14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他从始至终都是认罪的,但称有些事情是不得已为之,是他法律意识淡薄造成的。交代问题后,他反而轻松了。”牛律师说,郭向东没有索贿情节,钱都是别人在得到帮助后主动给的。他也退还过,但对方又送回来。碍于情面和朋友关系,他只好收下。(5月13日《北京晨报》)
被贪污腐化侵蚀的党员干部在忏悔书、悔过书中都在讲,刚当干部时有着为民务实的作风,也常常要求自己清正廉洁。当然这句话不假,如果刚开始就是不敢为、不想为、不能为的干部,组织上在考察干部时都被淘汰,更不可能成为领导干部,如果在初期都已经是贪污腐化的干部,纪委也早早将其双规。
很多贪污腐化干部都在讲:碍于情面,帮了人家忙,人家给了钱,退给人家不近人情。看是有理有据,但其实说到底就是部分干部的意志不坚强,心里党性的缺失,在金钱的诱惑下,忘记了自己姓啥?名谁?蓬安县原县委书记袁菱更是在忏悔书中讲自己的落马归结于“不懂拒绝”“融入群体”。如此荒唐的悔过正是自身早就有的对金钱的崇拜,对物质的欲望。
贪污腐化干部总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山东老虎王敏就是典型的案例,上午还在台上给党员干部大讲廉政、为官清廉,可惜下午就因贪污腐化问题被带走。真可谓说慌不脸红,吹牛只打草稿。对于这样的干部,站在台上讲怎样为民?如何务实?应该清廉为官,特讲贪污的可恨、可恶之时,是否想过自己就是老虎苍蝇,让人恶心,在讲违纪后的悲惨时是否内心有一丝恐惧与不安?是否相关改邪归正。
碍于情面看似完美借口。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会遇到碍于情面的事,人人都会有时碍于情面。但碍于情面还得看是否违法违纪,违背自己的良知。就算是普通老百姓也知道违法违纪的事,不是碍于情面这么简单,也不能因为碍于情面就去做,作为党员干部更应该如此严格要求自己。
贪污腐化是党性修养的退化。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是本职工作,清正廉洁更是对共产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别干部未达到这一基本要求,更是党性的退化,责任意识的淡薄,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具体表现。
加强“两学一做”专题教育,让“两学一做”专题教育落到实处,发挥功效,提升党员干部的责任意思服务意识,堵住碍于情面的漏洞,才能预防干部腐化堕落。
作者:木木
由头网址:
http://www.morningpost.com.cn/2016/0513/1408521.shtml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