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评雷洋案:有道德没法治,因打飞机而死的公民

发布时间:2016-05-12      来源: 走马观花    点击:

马图斯:有道德没法制的社会,因打飞机而死的公民
果然,昌平警方坐实了雷洋“嫖娼”的事实。北京电视台成为其背书的工具。一位自称为雷洋提供性服务的小姐,绘声绘色地讲述打飞机的经过。某位警方发言人公布一切细节,包括200元嫖资,和雷洋用过的避孕套。警方和官媒拼命向一个方向引导,那就是雷这个人,不是个好人,又叫小姐又跳车的,因此,打他是应该的,死了也没办法。

   雷洋是否叫了小姐,打了飞机,不是核心问题。我们在意的是他怎么死的。在这个核心环节上,所有的监控设备,都出了故障。

   雷洋真的打了飞机,那又怎样,且不说广东省高院此前就判决过打飞机不算违法,但我们恶心的是警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化身自居。当警方架起道德法庭,对一个死者进行污名化处理的时候,不仅看不见他们圣洁的光环,反而看到了伪善的面具和漠视生死的丑恶。

   雷洋或者还进行了反抗。在与警察的搏斗中,他死在了警察的“强制措施”之下。警察不去为意外逝去的生命表达遗憾,反而撇清责任,同时强调自己的正义性。这样的生硬和冷血,看不见“为人民服务”的温度,只有利维坦的恐怖。

   那些为警方背书的媒体,包括北京电视台、环球时报的“耿直哥”、观察者网等等,说得都不错,那哥们就是去叫了小姐,打了飞机。你们试图让网友们不要纠缠这事,叫大家都“散了吧”,但是,这种恐惧能消弭得掉吗?这个漫长的灰色地带,这个遍布陷阱的历险,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雷洋,包括今天满口仁义道德的你们。

   魏则西、陈仲伟和雷洋,三个人的死,指向了这个社会存在的恶。魏则西与陈仲伟,指向的是互联网、医疗和体制的恶,而雷洋,指向的是执法部门的粗暴和冷漠。这三个人的命运,虽然指向不同的方向,但却有一点是共通的,在这个社会体制之中,生命不堪一击,个人尊严几乎不存在。

   中国站起来了,但中国人没有站起来。

   

   幸亏他毕业于人民大学,这个人文科学最好的学校之一;幸亏他在一家有背景的事业单位工作,还拿到了价值千金的北京户口;幸亏他死的那天,正好是他结婚3周年的纪念日,同时也是他女儿出生的两周整;幸亏他死在了北京,我们国家最发达、最文明的城市……否则,他的死,根本无法引起人们的关注。

   我们也可以想象,他死之前,全国有多少人也死得莫名其妙,匆匆把他掩埋。家属收到一封死亡通知书,以及冷冰冰几句话。

   警察是国家必要的暴力机器。它本是为维护社会治安而存在。但在缺少监管下,它成为寻租的工具,成为作恶的源头,成为随意寻找猎物的豺狼。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有相当一部分执法者,有意不斩断恶的根源,反而维持着一个漫长的灰色地带。在黑白两道之间,猎杀着误入其中的软弱可欺者。这是封闭系统政治生态的必然规律。在这样一个生态系统中,执法者黑白通吃,肆意猎杀。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在浊水中戏浪的部门,还以道德卫视自居,动辄就号称对黄赌“零容忍”,更是让人无语。

   到现场采访的知名记者王和岩透露,在那个足浴店的小区,有很多栋楼,住的是北京公安局、交警局的职工,这个店应该就在他们视野之中,存在了多年。为什么不把它们连根拔起?一个解释是:他们就是诱饵,等待着上门的“猪仔”。青年学者端宏良说,那些有正当身份、难以承受嫖娼污名的顾客,就是最适合下手、最有创收价值的猪仔。当雷良步入足浴店的时候,就有所谓的“群众”报警。这一切看来是偶然,实际上是一个共谋的圈套。

   为什么雷洋这个名字被人记住,不是因为他嫖娼的奇遇,而是因为在这个事件中,恶若隐若现,眼明的人还窥见了它的真身。在魏则西事件之后,人们又看到另一个未曾驯服的恶。

   

   古往今来,嫖娼并不罕见。很多古今中外的著名人物都有嫖娼的经历。马丁·路德·金、甘地、切·格瓦拉、约翰·克鲁伊夫,甚至革命导师弗拉基米尔·列宁、陈独秀,都曾经嫖娼。但这都没有影响他们的影响力与名誉。

   嫖娼,更客观的称谓是“购买性服务”。作为一位妻子怀孕生产的29岁男子,毫无疑问,处于极度的性压抑状态。想解决一下需要,从生物学的角度而言,可以理解,至少是符合自然性的。

   但是,在我们的道德话语体系中,嫖娼却是污名化最好使的一块牌。因为中国主流社会长期存在道德红线,以严苛的标准去评判人。“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这个道德挂帅社会的特点。以下引用政治学家左春和一句话:

   嫖娼是一把虚伪的道德利剑,在传统观念浓厚的语境中可以迅速把你污名化,如果被公器所掌握,则可以击碎你所有的权利盾牌。嫖娼又好为大众舆论提供谈资,既可以表明工期的政治正确,又可以闪转腾挪转移视线。

   如今,警方与官媒想再以抹黑雷洋,为其过失洗白,这一招已经不灵了。我们不关心他是否嫖娼,我们只要他的死亡真相。但我们也知道,警方能言善辩,手握真理,此事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不了了之。

   不过,民众不是傻子。网络上已经疯转“警察叫你开门时,必须做的22件事”,为何?因为大家都对这个机构产生了恐惧感。大家都担心,哪天自己就成为了雷洋。

   变成雷洋,并非不可能。

   在中国,存在着法律中巨大的灰色地带,按规定说是违法,但又存在着巨大的变通空间。从抄袭山寨、开假发票、送礼求官,到非法同居、无证上岗、占道经营,都在灰色地带之中。规则不明,指向不明,有些人只好铤而走险,抄近路,结果,同样死得不明不白。

   与灰色的丛林规则相对应的,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和谐社会”。他们会突然变脸,突然高喊核心价值观,突然把你带走。对于个体而言,这是一个高风险的社会,陷阱无处不在。在这些灰色地带中,一不小心就触礁,从而失去一切。一个文件,一个电话,一次会面,都可能是一次合谋,足以让你跌下万丈深渊。

   今天,我们在电视中,看到长篇累牍地批判一个人生活作风问题,我们应当清醒。被批判者没那么坏,批判者也没那么好。有道德、没法制是可怕的。

   写到这里,我们千万不能忘记这个春天逝去的三个名字:魏则西、陈仲伟、雷洋。有人说我们很容易遗忘,不,我们记住他们,拒绝遗忘。怎么可能呢?如果不改变,某天那就是你我的命运。

   那些道貌岸然的恶,我们都记得。历史在不远处等着。

   我们也知道,在媒体与司法精英的努力下,废除了收容制度、劳教制度,法制的明灯依然在前方。

   我们都是航行在夜海的船,

   恐惧感与生俱来。

   能做的是打开每一盏灯,

   一起照亮我们的方向。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