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杀医事件何以引起“医患关系”之争?

发布时间:2016-05-11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陈仲伟在广州市东川路本院宿舍家中,被一男子尾随并持刀砍成重伤。随后,伤人者坠楼身亡。5月7日,陈仲伟经抢救无效,离开人世。(《中国青年报》)
    此事一出,引起众声喧哗,又是一起暴力杀医事件,为何说“又”?因为近年来,暴力医闹事件数不甚数,且一次比一次严重,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让医生畏惧患者的“冷血”,让患者恐惧庸医“骗钱”,如此反复,让本事简单的维权也变成了不理智的“医闹”、“杀医”。
    其实严格来说,此次“陈仲伟医生被杀”事件与“医患关系”这两者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在本事件中,被害人陈仲伟医生与行凶者唯一的联系是,在二十多他们存在过“医患”关系,时隔二十多年,行凶者还不至于仅因烤瓷牙变色要求赔偿未果就要杀人来泄愤吧。根据警方的通报,行凶者曾有精神病史,这么看来陈仲伟医生实属“躺枪”,只是刚好被这位精神异常的行凶者盯上了,把其当成了泄愤的对象。简单来说,此事的发生存在偶然性,若凶手不是耿耿于怀“烤瓷牙变色”这事,而是记得其他得罪过他的人和事,那么遇害的也不一定就是陈医生。既然凶手有精神病史,且在案发前还曾接受相关的治疗,这样的精神病患者走在外面,任何一个路人都有可能会受到伤害。被害者是医生,而凶手是其二十多年前的患者,就非要把此次事件扣上“医患关系”的帽子,更似有意加剧紧张的“医患关系”。
    不管媒体是有意将舆论引导至“医患关系”上吸引公众关注,还是公众刻意渲染“医患关系”,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日益恶化的“医患关系”俨然已成为了历史遗留的问题了,这也是为什么公众会将此次事件扯上“医患关系”的主要原因。
    以笔者的理解,紧张“医患关系”和“医术”其实并存在必要的关系,有“医生就必须有把所有病都治好的本事”的固执观念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患者和患者家属都多少懂得医疗常识。所以,“医患关系”日益恶化的主要原因还是在“医德”问题上,医生是一份神圣的职业,但是总有那么几个打着“天使”的旗号,干着“恶魔”的勾当,也毁了“医生”的名称,而这些所谓的“坏医生”基本都是私立医院的医生。
纵观近几年来的医闹事件,大多数都是出自私立医院,而不少被曝光的“过度治疗”、“没病也做手术”、“开高价药”的事件也基本是私立医院所为,好医生在私立医院也已被利益化成了“坏医生”,就如“魏则西”事件中,一位医生表示,“如果治疗成本低了,老板会生气”。这是医疗制度产生的诟病,私立医院本身与公立医院就存在不公平的竞争,公立医院基本垄断了医疗市场,让私立医院难以生存,这造就了一些私立医院利用虚假宣传、过度医疗来生存的方式。私立医院就变成了公众口中的“黑医院”,无医德也无医术,但在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后,公众不会关注是“私”还是“公”,而是“医院”及“医生”这两个名词,损害的是整个医疗界的名誉。因此,缓解“医患关系”,需先改革医疗制度,更需要各个相关部门强有力的监管,不要让一颗“老鼠屎”毁了一锅汤。
【四川 王萱 0837-6222356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