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易鹏:中国城镇化的四大风险

发布时间:2016-04-22      来源: 《环球人物》杂志    点击:

版权申明: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易鹏,知名城镇化问题研究专家、盘古智库理事长、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多个地方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

易鹏这个名字被外界熟悉的时候,正是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之际。外界急切盼望了解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此时易鹏以评论员名义,频频在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华尔街日报》及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国际知名媒体发表专栏文章,以专家身份介绍、讲述其对城镇化问题的见解。

 

易鹏曾在国家发改委担任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去年10月,民间智库——盘古智库成立,易鹏担任理事长,研究重点就是城镇化。易鹏为此走访各地,进行了大量调研。说到重点做新型城镇化研究的原因,易鹏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城镇化在中国是大势所趋,城镇化率有两个衡量标准,一个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我国是53.7%。还有一个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我国只有36%,不仅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也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而且,中国的城镇化还存在很多问题和风险。

 

 

 

四大风险造成“鬼城”

 

环球人物杂志:你认为中国目前城镇化的风险主要在哪里?

 

易鹏:我认为主要存在四大风险。一是地方政府盲目投资,可能出现巨额的地方负债。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城镇化异化成他们的融资平台。二是城镇化被片面理解成征地建楼建厂,农田被糟蹋,农业可能会陷入凋零。三是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够。农民进城首先要有产业支撑,否则贫民窟将大量出现。四是存在刻意追求提高城镇化率的风险。有些地方政府玩弄数字游戏,只贪图城镇规模的扩张,不顾民众生活福利水平的提高。最近我发文痛批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鬼城、空城”,这些“鬼城、空城”就是这四大风险的集中体现。

 

环球人物杂志:提起“鬼城”问题,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易鹏:“鬼城”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政府在土地财政的驱使下,卖地“种”房。现在卖地增加1%,房价就上涨2.4%,来钱又快又多。结果房子“种”起来了,需求跟不上。另外一种是政府也引进了产业,但不是根据市场规律,而是根据长官意志,建立起高度集中的单一产业。随后因为产业衰退,导致人口大量迁移,形成类似美国“汽车城”底特律式的“鬼城”,底特律因为汽车业衰败而走到破产边缘,类似现象在中国也会出现。简单地说,“鬼城”主要是地方政府主导的盲目行为导致的,是追求政绩的短期行为。这些“鬼城”往往没有产业支撑,在城镇扩张方面也没有边界的限制。而目前地方政府的考核体制也存在问题,在很多地方唯GDP论、唯工程建设论的导向机制仍然在起主导作用。

 

环球人物杂志:你曾说过,改变“鬼城”模式就要改变土地财政。

 

易鹏:我提出三个建议,一个是中央和地方的事权改革,即上收部分事权,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二是税收体制改革,现在营业税归地方,增值税多数归中央,营业税不合理要改,但改后要补充地方政府;三是要允许地方发债。为了防止土地财政改革变成只有补没有减,还必须用法规约束,财税分配不得随意调整,土地财政收入必须采取精细化的专项管理。

 

地方政府的三种态度

 

环球人物杂志:据你了解,目前地方政府对城镇化持什么态度?

 

易鹏:地方政府对城镇化的态度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迷茫型”,因为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建设规划和管理有更高的要求,这让一些地方政府感觉不知从何处入手。他们有的是等待中央政策出台再考虑出手,有的是找不到办法和路径,还是想走依靠投资的老路。第二种是“敢于先行先试型”,这类政府负责人一般思想比较先进,富有魄力,在土地流转、居住证改革、扩大基层的自主权等方面敢于探索,但这类政府总体数量很少,还不是主流。第三种是占主流的“揣着明白装糊涂型”,他们思想是明白的,但他们既不想在公共服务上多投入,又不想失去土地财政,所以就刻意把“投资大跃进”“房地产化”“人造新城”等老模式装到“新型城镇化”这个筐里,这种类型的地方政府遍布全国各地,是新型城镇化的最大挑战。

 

环球人物杂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困难在哪里?

 

易鹏:城镇化对既有发展模式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大建大拆征土地修新城,这个模式背后有很多利益,卖土地来钱快,获利大。现在中央也想改变这种路径依赖,但是却涉及到综合的制度改革,如户籍、行政、融资等等,如何落实非常困难。现在利益愈发固化,改革也更难了。还有行政能力的问题,地方政府想改却改不好,不知如何入手。新型城镇化建设也需要大批资金的投入,从哪里搞到这些钱,也是一个大问题。此外,中国大部分城市可扩张的空间不大,而城镇化中产业和人口一定时期向大城市集中,也是一种趋势。

 

环球人物杂志:你认为如何才能突破路径依赖?

 

易鹏:要靠综合改革往前推,需要当局的魄力和决心。同时,还要注意市场培育,用市场规律来发展产业。对中国而言,中央政府比地方政府掌握更多的资源,只有中央政府真改革起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才会被大幅调动起来。而市场倒逼改革也很重要,比如雾霾治理,就是市场倒逼政策改变的例子。

 

六类小城镇有前途

 

环球人物杂志:你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要产业先行,有没有成功的例子?

 

易鹏:新型城镇化才提出来不久,尚没有这种典型,但以往的城镇化过程中有这种例子。比如深圳,就是一个产业先行的成功例子。以前它只是个渔村,它的发展首先就是产业政策带动起来的。但是深圳也存在问题,比如城中村的问题,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比例失衡问题,这些都需要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来加以解决。

 

新型城镇化要改进“深圳模式”,要实现城镇常住人口的福利公平,不能因为没有户口就低人一等。至于如何产业先行,首先要简政放权,给予市场足够的自由空间,其次要重点发展服务业,服务业能解决更多的就业,有更大的衍生产业能力,是未来城镇化的支撑力。

 

环球人物杂志:城镇化过程中的地方债风险怎么办?

 

易鹏:地方债要“开前门,堵后门”。之前可能存在地方政府将土地抵押给银行来借债的情况,现在要改变了,第一是清理地方债,第二是限制土地抵押,第三是用地方政府的其他资产来发行长期的债券。目前已经“吹风”了,不久会有这方面的新政策。

 

环球人物杂志:如何解决城镇化给农民带来的风险?

 

易鹏:首先要改变户籍制度,允许农民进城落户,现在一些小城镇已经放开了,却有产业支撑不足的问题。而“北上广”又不放开,一放开涉及到城市福利分配难题。我建议两条腿走路,一是改善小城镇的就业环境,二是发展城市群,像武汉城市圈,西安、成都等城市圈,形成产业的聚合,吸收外来人口。

 

环球人物杂志:目前,新型城镇化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易鹏:首先要出台规划,我估计今年上半年就会出台国家城镇化的规划,第二个要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的精神,这涉及到综合改革问题,这个不落实,新型城镇化很难推进。应该以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产业政策为支撑,以制度改革为保障。

 

环球人物杂志:城镇化需要成立一个综合部门吗?

 

易鹏:现在牵头的是发改委,但是环保部、住建部等都在参与,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后,最高决策这块会统一。

 

环球人物杂志:你认为哪些小城镇有发展机会?

 

易鹏:一是人口规模较大的镇,可通过镇改市做强;二是有旅游文化资源等专业特色的城镇,比如凤凰、宏村等;三是口岸城市,比如霍尔果斯、满洲里等;四是交通枢纽的节点城镇;五是城市群里的小城镇,可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六是承担国土安全的小城镇。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2016310

http://www.chinathinktanks.org.cn/content/detail/id/2940973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