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提问被“威胁”是官本位思想作祟
发布时间:2016-04-06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这两天,一篇题为《莫名其妙,我被点了名》的“两会”记者采访手记火了,手记讲述了科技日报张盖伦记者在向一名政协委员追问一个关于军工企业的问题后,遭到该政协委员点名,并“撂下狠话”说:“涉及军工企业的,不能随便写。你要还想吃这碗饭,你就注意点。我已经记下了你的记者证号,小心相关部门把你抓起来!”
据该《科技日报》记者的手记,是由于该记者所在的《科技日报》此前一篇关于军工企业的报道引起这位来自军工系统的政协委员的不满,才导致其如此回避并当众点名“撂狠话”。虽然记者解释称不是为了挖“黑历史”,可以会后细聊,但委员还是一句“我没有这个义务跟你谈”便回绝了。
媒体是信息传达、传播的一个媒介,而记者的提问、采访是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渠道,记者提问是职责所在,一般记者的问题都是最贴近民生,也是百姓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当然,不排除有部分别有用心的记者以博人眼球为目的挑敏感问题来刻意为难官员,这个别记者的职业操守问题,该严厉打击。但据报道,《科技日报》的张记者并未有刻意挖掘负面的意图,而是因为其所在单位此前的报道而遭到委员的当众“点名”,实属委屈了。
从该政协委员的言辞中,其也是一位性情中人,毫不虚伪做作。作为一名有身份、地位的政协委员,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更应在公开场合维护自身,但其却以“小心把你抓起来”、“还想吃这碗饭就注意点”以及“没义务跟你谈”等带以威胁性、恐吓性的言语粗鲁的对待记者的提问,这暴露了其严重的官本位思想。政协委员还说“涉及军工企业的不能随便写”,确实一些涉密或是较为敏感的问题确实是不该问,但其回答的措辞,又暴露其不善跟媒体工作人员打交道的弊端,即使记者提问有失妥当,不好回答亦或是涉密,也不必如此“强硬”回绝,毕竟这样的“强硬”有损自身形象,记者既有提问自由,那么被采访对象也有回不回答的自由,如何巧妙回答记者提的涉密或敏感问题是领导干部亟需加强的应对能力。
舆情的传达和引导离不开媒体协作,前不久,习近平还强调,领导干部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在如今的全民发言权的时代,公众越发的关注官员言行举止的问题,许多官员陈旧的官本位思想而导致各种雷言、雷行成了全民反讽的热点,而一旦曝出负面新闻就打压新闻媒体,却不懂得善用媒体引导,让“官员”二字在百姓心中大打折扣,更导致整个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下降。
【四川 王萱
0837-6222356】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