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政府”如此任性让“法治”情何以堪?

发布时间:2016-02-18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去年10月7日,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发生一起因醉驾逆行引发的交通事故,两名肇事者因为涉嫌寻衅滋事和危险驾驶罪被警方提请逮捕。不料一个月后,当地镇政府却给检察机关发出一份《情况说明》,表示希望放一个人出来解决欠薪问题。两名嫌疑人均被取保,引发公众质疑,尽管区检察院称,两嫌疑人构成犯罪但无逮捕必要,该说明仅供参考。(2月16日  新浪新闻)
   “醉驾逆行”引发交通事故后继续连续撞击受害人车辆,以“寻衅滋事”和“危险驾驶”罪逮捕当事人无可厚非,本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交通安全事件,然而后续政府以释放嫌疑人解决“欠薪”问题为由发“说明”就显得此事件颇有看点,耐人寻味了。
   文中提及两名嫌疑人以酒后逆行驾驶撞上正常行驶的轿车。撞车后,还对轿车司机进行谩骂,见轿车司机未下车,便驾车连续撞击轿车,导致轿车司机受伤、车辆严重受损。如此肆意妄为、蛮横任性,既然其中一位还是镇人大代表。故意撞车子往轻了说是破坏他人财产,往重的说那就是故意伤害。身为镇人大代表知法犯法,逮捕那是必然,还当应当重罚。
   不料,后续镇政府以其能“解决欠薪问题”向检察院发出“说明”说情的行为让人大跌眼镜了。出“说明”向检察院要人,镇政府是否太过任性。欠薪本身就是让人厌恶的行为,不管是涉案人欠别人的钱还是他能解决其他人员之间的欠薪问题,都不能成为“出来”的理由。支付工资依章按律办理即可,而且与此涉嫌违法犯罪事件直接没关系。如果真要解决欠薪问题,可以让财务人员或者其他管事人员与其交流后处理,非得“亲自”处理?
   政府要人,检察院的做法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原本镇政府要求放一人出来处理欠薪问题,而检察院的做法是将两名肇事者都取保,不知道检察院是迫于政府的压力还是出于讨好上级的心理。而其言论“两嫌疑人构成犯罪但无逮捕必要”更是让人费解,既然两嫌疑人已经构成犯罪,怎么就无逮捕必要呢?难道寻衅滋事罪和危险驾驶罪只是口头说说,法治何在?
   此次事件有太多的疑问,没想到一场普通的交通事故处理尽折射出各级司法机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社会病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化掉的不仅仅是这件事情更是化掉了政府的公信力。我们姑且不论该镇政府是否真的需要一名肇事者来解决欠薪问题,就欠薪问题偌大一个镇政府就没有其他人能胜任?其他领导何在?一个小小的欠薪问题都不能解决,那其他的事物是不是“千疮百孔”,我们得持迟疑态度?
   “政府”不能任性让“法治”难堪。公正司法事关人民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只有将各级干部自我约束和法律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落实到位,保证各级干部做到“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才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才能治治“政府”的任性,还“法治”一片天地。(琥珀)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