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二:公平公正才能经得住公开透明
发布时间:2015-12-10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山东滕州市事业单位编制考试疑云重重,面试的高分频出,消失的高分考生,就像一部悬疑剧,只不过抽丝剥茧的侦探变成了每一位普罗大众。
同样的试题,为什么滕州的考生普遍高分,是该地区考生素质远超过其他地区吗?这是大众的一个普遍疑问,如何证明这背后没有所谓的“猫儿腻”,滕州市采取了公开透明的方式来回应公众的疑问,而公开透明过后却引发了更多的问题,多达22位高分考生居然凭空消失,这次公开透明不仅没有让老百姓搞明白,甚至让大家更为糊涂,“猫儿腻”的嫌疑也更重了。
滕州的这起考试迷案虽然只是个案,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群众对公平公正的追求。作为普通群众,公平公正是确保其与所谓拥有优势资源的群体在竞争中处于同等地位的一个重要保障。而滕州市在群众疑虑后采取的措施也正是对于公平公正最好的做法——公正透明,可这次公正透明缘何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笔者认为,这正是没有做到公平公正。
笔者认为,公开透明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在保证程序、过程公平公正的情况上,公开透明既是对自身的正名,也是对群众的一个交待。每一次招录都经得住时间的检验,都经得住群众的火眼金睛。而如果不能保证公平公正的基础,那公开透明就会出现像滕州这样尴尬的局面。而滕州的事业单位考试疑云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如果试图愚弄群众,最终被愚弄的只有自己。
(文:六一二)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209/c1001-27903164.html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