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做官就是做生意”是官商勾结下的错误权力观

发布时间:2015-12-04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一诺千金”是蔡聪在“朋友圈”给人印象最深的,他的直爽在处级贪官中犹如“凤毛麟角”———小到帮老板租地、购买物资,大到为房地产商销售100多套商品房给政府,但凡有好处,蔡聪均不拒绝,因为在他的人生哲学里,做官就是做生意,帮人必须有回报!(12月3日正义网)
1983年7月蔡聪从广东省交通学校毕业后,到广西梧州市政工程处任一名普通职员,1999年任梧州市房改办开发科科长兼市经济适用房开发公司经理,手中有了实权,于是便开始了与老板的权钱交易。
随着他的步步高升,这位满脑子“生意经”的贪官看到了更多的“油水”,因此,并未收手。他在各个环节“打招呼”,帮助在拆迁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潘某,成功使黄某的划拨用地转为商业用地,为佛山老乡吕某售出百余套房产……当然,如此煞费苦心的滥用职权,也换来了丰厚的回报。
一次次的官商勾结,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法纪制裁,还得到了物质上的享受,因此,他更加肆无忌惮的与商人蛇鼠一窝、狼狈为奸,还萌生了“做官就是做生意”的错误权力观。
实际上,商人之所以需要官员庇护,还在于政府掌握着很多制约商人发展的权力。一些商人“跑断腿”也办不成的事,官员一个电话就能解决问题,而商人要想在一个地方立足,不仅需要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还需要税务、财政等部门的支持,甚至还需要水电、交通等公共事业部门的支持。因此,商人才会通过“金钱铺路”与各部门官员搞好关系,长此以往,官员们便有了一种“做官就是做生意”的错觉,于是乎,飘飘然,真把自己当成了生意场上的“老板”。

官员手中的权力本应用在群众身上,哪知到了贪官手中倒成了生财工具,做官也成了他们盘算的“生意经”。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当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有权力来之于人民,用之人民的政治觉悟,而不能凭借自身权力、地位,吃拿卡要、中饱私囊、谋取私利。(文/云子涧)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