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组织作弊入刑,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发布时间:2015-12-01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2016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考试,2.7万个招录名额共吸引了近140万人报名,招考人数创历史新高。但是,平均竞争比却是5年来最低。《刑法修正案(九)》的实施,组织作弊行为将最高获刑7年,本次国考也被称为“史上最严”。  (2015年11月29日人民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将组织作弊、买卖作弊设备、买卖考题、替考等作弊以及帮助作弊行为纳入刑法范畴。从11月1日起,替考等作弊行为将不再仅仅是违纪违规,而要作为违法行为入刑。这意味着替考人和被替考人均构成犯罪,都将受到刑法的处罚。
一直以来,考试中的作弊行为仅受到行政处理,考试人员作弊及帮助作弊人员被抓到作弊后承受的处罚力度小,作弊屡禁不止。在笔试、面试当中,找关系、权钱交易的现象层出不穷。招录公务员考试的作弊,致使广大群众和考生出现考公务员考的就是关系,“一个罗卜一个坑”只有当炮灰等言论,严重影响了公务员队伍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
这次组织作弊行为入刑,对于彰显社会的公平正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营造出了公平竞争的考试氛围,让国家能从考试中选拔出真正优秀的人材,也将这种可能产生权钱交易的腐败消灭在萌芽状态。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