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未脱贫主要领导不轻易调动并非扶贫良策

发布时间:2015-12-01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为实现到2020年贫困县全部“摘帽”的攻坚目标,黑龙江省委提出,各地贫困县党政主要领导,在贫困县“帽子”没有摘掉前不能轻易频繁调动。(11月30日
黑龙江省为让贫困县的领导班子、党政主要领导能够沉下心将主政一方的贫困县“帽子”摘掉,规定在贫困县“帽子”没有摘掉前领导班子,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不能轻易频繁调动。看似倒逼贫困县领导班子、主要领导精心抓扶贫,但是对部分贫困县可能不但不能加快脱贫的步伐,反倒是贻误了发展的良机。
导致某个地区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地理位置因素、有历史原因,最主要原因还在于地方领导班子、主要领导的责任。对任何一个地区的群众来讲,没人甘愿贫困,大多数人也在想方设法的摆脱贫困现状;对为政一方的领导干部来讲,绝大部分也是想在自己工作的地方干出点政绩,基本不会有领导干部上任的出发点是“我到某个地方去任职就是想把这个地方变为后进地区,变为贫困地区”。但是事与愿违,祖祖辈辈生活在贫困地区的百姓没能摆脱贫困的命运,为政一方的领导也因贫困的现状丢失了任职之初的雄心壮志,更有甚者因部分领导的上任不但未能推动地方发展,反倒是让地方经济节节败退。原因何在?笔者人员还是为政一方的主要领导方法不到位、责任意识不够、失职后的追责不严。
未脱贫主要领导不轻易调动决不能一刀切。贫困县为何没能脱贫原因很多,可能是县级领导班子建设软弱涣散,也有可能是主要领导在推动扶贫攻坚工作没点子、没思路,还有可能就是个别领导混日子“当天和尚撞天钟”。有的主要领导有点子有想法但分管领导发力不足,导致主要领导的想法难以准确实施;也有分管领导有好的建议、科学规划,但主要领导刚愎自用,贻误地方的发展;还有的是个别领导班子内部矛盾重重,整天想着勾心斗角,没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有好的科学规划难以在党委会、办公会上通过。对此类现象上级党委政府组织部门就应该及时对班子进行调整,追究相关人的责任。
未脱贫主要领导应该承担失职的责任。主要领导是地方发展的核心骨,扶贫攻坚更离不开主要领导的决策与支持。现目前扶贫工作是党中央重中之重的工作,但是部分主要领导还在一味的稿政绩工程,扶贫攻坚做面子。忘记了上级组织部门安排到贫困县担当主要领导执政一方,其目的就是要搞好地方发展,搞好扶贫攻坚的工作;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更是需要有能力有思路有想法的党政领导带领全县人民脱贫致富,带领全县每位群众奔小康。无论任何原因未能甩掉贫困的“帽子”,党政主要领导对上对下均应该承担失职的主要责任。对未脱贫的贫困县主要领导不是不调动就了事,更应该追究党内不作为、慢作为的责任。
仅仅是规定未摆脱贫困主要领导不轻易调动,恐怕对打赢扶贫攻坚的硬仗还不够。更需要以责任为压力,对攻坚扶贫工作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追责,强化责任意识,才能让扶贫工作动力十足,才能全面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
作者:木木
由头网址: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5-11/30/c_1117306155.ht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