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对来访群众爆粗口,“民情日记”如何写得好

发布时间:2015-11-18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村民在宅基地建新房,要向国土部门交纳1000元保证金,然而7年过去了,所交的保证金一直未退还。
就在记者和村民前去了解情况时,洛南县国土资源局永丰国土资源所副所长竟在上班期间玩电脑看电视剧,记者质问遭遇爆粗口……(11月17日  新华网)
干部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党风政风。
党员干部作为直接面向群众,其工作作风,是党风政风何在群众面前最直接的体现。这就是为什么党和国家再三提起“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因。
差的工作作风,直接影响党和国家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管好党员干部一言一行,做到言行一致是扭转党群干群关系,密切联系群众的出发点。
在写“民情日记”,却对群众爆粗口“滚出去”。
据当事人解释说,当时自己正在写民情日记,为了不干扰前来办事的群众,才对另一名群众说滚出去。
为办好前面群众的事情,对后面的群众爆粗口。笔者想说这样混乱的解释,一点都不合逻辑。
接待群众来访,理应热情周到。如此的工作作风,你让前来办事的群众作何感想?
写好民情日记,要言行一致。
民情日记是农村基层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同群众联系,帮助农民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干部联系群众的一种好形式。写好民情日记,不能仅仅是写的好,要做到言行一致。
身为党员干部,要筑牢“人民公仆”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重要的是要践行。只有在心里装满群众,群众心里才能装满干部。干部手中的权利来自人民,就一定要做到“权为民所用”,他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否则,写得再好的“民情日记”,也是一本“糊涂账”。
作者:邓告
稿源: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观桥镇
邮编:621117
电话:15281167502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