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化作“瘾君子”是权力在任性
发布时间:2015-11-16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党政干部本应在党纪国法上严格自律,带头拒绝黄赌毒。然而,近年来,少数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竟沦为“瘾君子”,热衷于搞“毒友圈”,堂而皇之开“毒趴”,并以毒为媒进行权钱、权色交易。(11月16日,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众多娱乐圈的“瘾君子”纷纷被曝光,但不只是演员、歌手等职业存在吸毒现象,吸毒群体已经扩散到了企业事业职工、自由职业者,甚至公务人员。明星吸毒,可以归咎于好奇、赶时髦、被影响,但是,官员和吸毒联系起来,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官员吸毒大多出于好奇、刺激、时髦,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一些干部堂而皇之地公开吸毒,竟是为了打牌吸几口提神。按理来说,公务员具有较高道德修养和较强党性修养,应该经受得住毒品的诱惑,怎么有些人就意志不坚定,沦为“瘾君子”了?
从主观上看,干部吸毒多因信仰缺失,精神空虚,人生观、价值观等偏离了正常轨道。现如今,虽说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是共产主义的坚决拥护者和追随者,但仍然存在少部分党员干部,披着“共产党员”的神圣外衣,实际上却作风腐化、贪污腐败,沉浸在享乐主义之中,已经缺失了共产主义信仰。
从客观上看,目前监督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难点、盲点、漏点。家中有公职人员吸毒,家人不可能不知,但如果将此事告知他人,对亲人极为不利,因此,只能一再的包容、放纵,正因为这样而丧失了将毒瘾扼杀在萌芽阶段的良机;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没有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反而共同和社会人员之间形成了“毒友圈”,一起堕落腐化!
官员作为公众人物,应该带头遵纪守法,吸毒已经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线,严重损害公务人员形象。对此,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加强党员干部信仰建设,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强化内在约束,凡事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管“八小时以外” 生活圈、交际圈和娱乐圈,引导官员养成“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的好习惯。另一方面,不仅要提高干部家属思想意识,还要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监督能力,更要畅通内部监督渠道,让公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发挥作用,积极曝光官员的丑陋行径,让权力不再任性,减少滋生腐败的土壤。(文/云子涧)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