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莫让官员戴名表成长久之痛

发布时间:2015-11-12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近日,一篇题为《府谷县委书记马治东自己“穿戴”决定人民的幸福指数》帖子出现在网上,帖子称,马治东在多个场合佩戴不同的手表。(11月12日,中国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虽然“表哥”杨达才曾经因为名表翻了船,但仍然有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积极吸取前车之鉴,自认为已经过了风头,可以继续“混”,于是便将名表佩戴出来“招摇过市”,很显然,逃不过群众的火眼金睛。“表哥二代”冯治东由此产生!
单靠几张模糊的照片,不能判断冯治东戴的是什么品牌、型号的表,但多个场合佩戴不同的表,足以说明其表的款式、数量超乎寻常人额想象。
有人就纳闷了,县委书记也是人,怎么就不能戴表了?关键是这些年老百姓对党员干部的作为不敢恭维,已经失去了信任,加之冯志东表那么多,太吸引眼球,难免会让人议论纷纷,猜疑万千。这些表究竟是别人送的,还是冯治东自己买的笔者也不得而知,就算是自己买的,那县委书记又哪来那么多钱呢?一位一心想着百姓、清正廉洁的官员是不会花那么多心思在穿戴上的。
再者,怎么“表叔”、“表哥”都出在陕西这块土地上,难道黄土高原的人民时间观念都这么强?还是陕西官场政治生态环境有问题?这就需要纪委严肃彻查,给广大群众、媒体一个说法。
但是,面对质疑,纪检部门不仅没有挺身而出,反而选择“集体失声”。官方要不回答“不清楚”,要不直言“这事你没问对,县委书记要市纪委管”,要不直接不接电话。即便不能在短时间内将网络举报的内容查个水落石出,出来表个态也是理所应当的吧!敷衍塞责、装聋作哑的消极态度,只会徒增公众、媒体的疑虑,让人产生误会。
党员干部一旦与金钱相关的事情挂钩,负面舆论便会激增,势必动摇官员在群众心中的地位。相关部门若选择避嫌而缄默无语,只会破坏政府公信力,对整个事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站出来,给个说法,莫让官员戴名表成百姓心中的长久之痛!(文/云子涧)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