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社论
缅甸刚举行25年来首次自由公平的大选,投票率超过80%,计票工作仍在进行中,但官方初步计票结果显示,反对党领袖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全民联)可望胜选。缅甸约3200万人登记投票,从6000多名候选人中选出联邦议会上下两院和地区议会议员。
星期日投票结束后,数千名昂山素季支持者聚集在仰光全民联总部外观看计票直播过程;当获知全民联胜算高时,民众都不禁欢呼呐喊。不过很多投票者怀疑,如果全民联获得大胜,军方是否会接受这个结果,而这也是最关键的地方。
缅甸总统登盛说,各方应该接受人民的选择,他在大选前夕回应外界的疑虑时又说,无论哪个党派最终胜出,他的政府会尊重大选结果,并表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才是最重要的。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将军在投票结束后也表示,“如果人民选择了他们(全民联),没有什么原因让我们不接受这个结果。”敏昂莱还承诺说,不会重蹈1990年选举的覆辙,并希望大选结果会产生一个稳固的民主体制。
这个经过四分之一世纪等待的大选,共有来自欧盟与美国等1000名国际观察员监督投票过程,加上国内约9000人全程监督,大选在备受注目下举行,将迫使缅甸军人政府必须尊重选举结果,以消除国际社会对执政当局的不信任。唯有一场尊重自由与平等的选举,才能够改变缅甸这个国家的命运。
1988年,缅甸爆发全国反政府示威,全民联崛起成为新政治力量,迫使军政府在1990年举行选举。那次选举全民联取得压倒性胜利,但选举结果不被承认,执政军人将领拒绝交出政权,并建立新的军人政府。昂山素季在之后的20年里大部分时间遭软禁,直到2010年才获得释放。
外界对此次缅甸大选的公平性和结果仍持怀疑态度不是没有原因的,根据缅甸2008年通过的宪法,军方仍将在议会中占有至少四分之一(166席)席位,而被各界认为可将缅甸带上民主之路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昂山素季,在修改过的宪法下因其两个儿子为英国公民,因此无法成为总统。
缅甸全国各级议会共有1171个议席,分别为联邦议会人民院330个和民族院168个,省邦议会644个,省邦少数民族地区29个议席,虽全国有将近90个党派竞选,但却是执政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巩发党)和主张民主与改革的全民联之间的一场竞争,全民联必须在剩下的498席中取得67%席位(约334席),才能选出自己支持的总统人选。
这也是缅甸军方2011年把政权移交给一个名义上的文人政府以来的首次大选,我们不能期望选举会是完美的。国际观察员认为选举程序至少是可靠的,不过选举还没有结束,检票计票等工作还有待观察,特别是偏远乡村地区,实际票数统计恐要10个工作天才能完成。无可否认,缅甸人获得了更多的投票自由,军政府一再重申会尊重选举结果,因此本次大选将是缅甸民主的标志。
即使昂山素季因军政府刻意设限而无法参选总统,但缅甸人认为,只有她才能改变国家的教育、社会和经济现况。昂山素季上周四表示,如果她的政党赢得选举,她将出任一个“高于总统”的政府职务,但没作出具体解释。全民联若在大选中获胜取得执政权,新一届联邦议会将选举产生新总统,并由新总统组成新一届政府。昂山素季如何在新总统背后成为实质掌权人,地位将如何“高于总统”,一切还要到明年初才知晓。
全民联说已赢得全国超过七成的议席,巩发党的联邦议会人民院议长瑞曼已承认自己输给全民联的候选人,不过一切还未成定局。全民联赢得多数议席组成政府后,并不能就此结束长达数十年的军方专政局面,今后在威胁到军方的核心利益,超出军方所能容忍的地步时,全民联相信还是得做出必要妥协,否则执政路上肯定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