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雅好”变“雅贿”源于一个“贪”字

发布时间:2015-11-04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在江苏徐州艺术圈,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丁维和对书画艺术的喜好和“在行”,不少藏友耳熟能详。但人们不清楚的是,在这格调“风雅”外衣下,隐藏的是丁维和用心良苦的贿金洗白手段。这一切,伴随着2014年6月检察机关对其贪贿行为的立案侦查,终于露出了真面目。(11月3日,新华网)
书画艺术从来都是文人骚客的喜好,然而,很多与艺术毫不相干的官员也附庸风雅,培养了对书画艺术的“雅好”,因此,有人就投其所好,通过古玩书画在文人雅趣的遮蔽下进行赤裸裸的“权钱交易”。江苏徐州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丁维和就因此而陷入了贪婪腐败的泥潭。
仕途多年,对官场“潜规则”了然于心的他,对一般的烟酒礼品从来都是婉言谢绝,但若是有名人字画,却会推辞一番后慨然“笑纳”。
请托人送他书画,他利用手中权力为行贿者大开“方便”之门,事成后,又主动赠送对方“价值不菲”的书画作品,意图在艺术品转手交易遮掩下套取巨额贿金,如此“礼尚往来”,真是让人大跌眼镜。若是有人直接送钱,那也照收不误。他会告知请托人将钱转到书画经济人账上,“卖”给请托人一些书画作品,以此“正当交易”换得请托人高价贿金,而实际上作品价值都不高,甚至有赝品,之所以利用书画经济人,是因为通过中间人买卖书画的假象可以掩盖其受贿的本质。
领导干部在工作之余,培养个人兴趣爱好,无可厚非,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将“雅好”变成“雅贿”,貌似附庸风雅的艺术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利益输送就会受人口诛笔伐。在个人喜好与公共权力之间分不清界限,只会让自己经受不住诱惑,很容易被他人利用、拉拢、控制。因此,领导干部在个人喜好与公共权力之间要有一颗清醒的头脑,坚持底线、坚持原则,否则爱好就会变成公权力的赚钱工具,从而转变成不良“嗜好”。

“雅好”变“雅贿”,背后一个“贪”字,尽管丁维和“雅贿”玩得再“转”,手段耍得再“高”,“贪”得再多,也终究逃不脱法纪的惩处。(文/云子涧)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