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27名省部级官员被通报彰显反腐仍处高压态势

发布时间:2015-10-20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根据公开的资料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纪委公布的通报信息中,除了披露领导干部的违法情节之外,表述增加了众多违反纪律、违反规矩的内容。(人民网 10月20日)
今年1月至9月,中纪委总计通报了27名省部级领导干部,梳理通报文字可以看到,这些通报中出现了不少新词,“干扰、妨碍组织审查”、“档案造假、向组织隐瞒本人真实年龄”、“理想信念丧失”、“在党内搞团团伙伙”等等。通报中使用这些个性化语言表述,正是我国从问题导向出发推进反腐败的必然结果,词语表达的具体和清晰,体现了对腐败问题的精准打击,也显示了中央反腐更加自信。
从今年相当数量的省部级领导干部被通报,我们可以看到中央的反腐决心并没有因时间、查处量、查处困难等因素而消退,依然斗志昂扬;各种个性化语言的表述,也让群众了解官员落马的真相,不再妄加猜测从而引起不良舆论。
笔者认为,反腐工作任道而重远,要将反腐败进行到底,首先,应该控制腐败增量, 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对领导干部形成震慑,让他们‘收手、收敛’,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其次,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最后,想办法清除腐败存量,对任何腐败分子都要一查到底,不让“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成为一句空话,反腐败无禁区,对一切贪腐者施以制裁,不论其在任或者退休,推进反腐败工作开展。(文/东篱)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