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临近佳节更要杜绝腐败

发布时间:2015-09-23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每每传统节日,天价礼品,黄金商品就琳琅满目,销售旺盛,这不是人民富裕的结果,而是一些地方腐败继续泛滥的恶果,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节日应该是传承传统文化,打造现代文明的节日,不能成为腐败泛滥的平台。我认为,我们有必要搞一个打击腐败的专项活动——节日反腐。越是过节,越要严厉打击腐败,防治腐败商品的滋生,防治节日成为腐败滋生的平台,防治节日成为腐败的激发源。
  节日应该是全民的休闲日,快乐日,轻松日,文明日,洁净日,但是,腐败商品的泛滥让我们的节日美丽增加了诸多丑陋,让美丽的节日成了腐败丑陋的载体,这是对节日文化的亵渎,也是对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互相融合的污染,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在中央“八项规定”、“节日禁令”等一系列转作风举措的压力之下,今年的“天价月饼”似乎不再像往年一样受“热捧”,反倒让人觉得有些偃旗息鼓,淡出市场的意味。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天价月饼在某些高档酒店里却摇身一变,利用捆绑销售,虚开发票等手段打开了缺口,以茶叶、红酒、香槟加月饼的捆绑形式进行销售。并且,这些天价月饼不仅销量很好,甚至还供不应求。有的天价月饼披上“百宝盒”马甲之后,还通过虚开发票等手段,摇身一变变成了办公用品、餐饮或者会务等费用,企图“蒙混过关”。
  如果这些“变形”的天价月饼,未能进入公共监督的视角,未能进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法眼,它们注定会流入包括官员群体在内的各种人情消费市场。可能有人会认为,买这些天价月饼的人只是少数。但这样的少数,也代表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存在。如此,低调的腐败和奢靡之风也就在所难免会存在。而这种“低调的腐败”由于其隐蔽性,查处更有难度、取证更加困难、鉴定更加复杂,往往比高调的腐败更加可怕。
  “双节”将临,堵住公款消费的通道,既是对社会公共财富的节约,也是对人民群众劳动成果的尊重。那么该如何把“变了形”的天价月饼纳入监管,防止出现低调的腐败和奢靡之风呢?笔者认为,相关职能部门应协调联动,集中力量,明察暗访,对那些顶风作案收受天价月饼的“顽固分子”要严厉查处。同时,要建立完善监督制度,将政府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将“变形”的天价月饼打回原形,不给“低调腐败”者以机会。
 
作者:南柯一梦
电话:18180168892
住址:江油市建新路
邮箱:357070328@qq.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