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市长升迁无望,借毒消愁吗

发布时间:2015-09-08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湖南临湘市原市长龚卫国的吸毒行为,可能早已被临湘市政府内部人员发觉。上述岳阳市政府官员引述临湘市某局局长的阐述说,这位局长与龚卫国一起出差洽谈一个项目,龚卫国拿房卡开门的时候,从裤兜里掉出一粒药丸,但龚卫国并未觉察。这位局长偷偷捡起了药丸,并确定这是一枚冰毒药丸。
如何处理这粒药丸,这位局长当时很纠结——不给,怕龚卫国第二天洽谈项目时精神萎靡出丑态;给吧,又不知怎么给。最后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这位局长找到龚卫国,问他是不是感冒药掉了,龚卫国接过药丸,什么话都没说。(现代快报9月5日)
看完整篇新闻中,给人的感觉,龚卫国之所以吸毒,原因就是“对升迁的失望,就写在脸上”。作为一个伦理学硕士,龚卫国更应该懂得,当官不是一个人的全部,持续认真做事才是生命的主题。如果仅仅追求升职,而在工作中透支性的付出后却没有达到预期,精神出问题是顺理成章的。
有一天,在晚上的临湘新闻中,龚卫国一人独占7条。有人据此评价说,龚卫国期待升迁的心情过于明显。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赢得群众和上级的认可,是一个正道,这一点无可厚非。换句话说,通过做事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抱负,不应该受到指责。这和龚卫国“有时候,市委召开会议,对一个事情进行表态,龚卫国会立即召开市长办公会,对此加以否定。”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事情,需要区别看待。
龚卫国出问题,有监管原因,更重要的还是自己问题。31岁时当副县长,37岁时成为正处级干部,39岁成正厅,无论谁看,这样的青年都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干部。同僚的嫉妒,下属的羡慕,闲人的吹捧,再加当时“上级监督太远,平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不敢”的监管环境,如果一个人不能通过自我提升个人的修为,德不配位,不出事才怪。
做任何事情,执着都是成功的必由之路。但是,执着不是执拗,并不是拘泥一隅而忽视其他。一个美好的人生其实包括两个段落,一个是生活,一个是事业,是由亲情、友情和爱情三部分组成的,缺一而不美好。如果将其中的一个段落无限放大,另外的段落就会失去光彩,各种感情就无处寄托,稍有差池,人生就会跑偏。当官不是一个人的全部,学会生活也是官员的必修课。
                                    
   作     者:  老马
                            联系电话:13778098863
                            邮    箱:2010926518@qq.com
                            地    址: 四川省三台县梓州干道
                            邮    编:  621100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