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端饭碗”绝不是个冷幽默
发布时间:2015-08-28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减肥”、“保健”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重要课题;“缺粮”、“饭碗”等词已经被绝大数中国人从生活词典中删除、从记忆中忘却,那流传几千年的中国特色问候语“吃了吗?”也许只能留作“申遗”时再用了。但是,习近平总书记却反复强调“粮食”和“饭碗”问题,这是为何?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探究竟。(8月25日 学习中国)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粮食”和“饭碗”问题,让不少人感觉是杞人忧天。的确,经过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中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早已过了温饱阶段,普通中国人可以在超市买到任何可以想象得到的食品,面临的问题不是“吃了吗?”而是“如何吃?吃得好吗?吃得健康吗?吃得安全吗?”流传几千年的问候语“吃了吗?”早也成为历史。由此,不少人觉得,如今再谈“自端饭碗”问题像是个冷幽默。
然而“自端饭碗”毕竟来自习总书记之口,可谓振聋发聩,引发媒体和公众强烈反响和热议,如今的中国真的存在“饭碗问题”吗?习总书记的忧虑来自哪里?为什么要“自端饭碗”?对于真正了解中国国情的人来说,“自端饭碗”绝不是个冷幽默,而是警醒、警惕、警示,今天的中国仍然存在粮食安全危机,而且形势可能相当严峻,后果可能相当严重,更严重的是绝大部分中国人对这一危机的存在完全没有感觉、警惕和预防,这对于一个拥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何等可怕?又是何等危险?假如我们连自家“饭碗”也保不住,相当比例人口的粮食需要进口来供应,就必然面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危险,粮食出口大国完全可以通过对中国的粮食供应的控制来对中国的国家利益进行“敲诈勒索”,一旦沦为那种情形,毋须他国一枪一炮的攻击,也必然是国将不国,势必丧失国家尊严和主权。
在笔者看来,中国的“粮食”安全存在的危机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尽管因为精耕细作的传统和农业技术的推广,中国目前能自给95%的粮食。但不容忽视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近14亿人要吃饭,而相应的耕地面积比印度少得多。二是虽然近年来国家对“三农”投入不断加大,但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仍未根本改变,现代农业技术的的推广仅限于小范围低程度,一个美国农民可以供应上百城市人口的口粮,而一个中国农民最多供应几个人甚至只能自给自足。粮食生产率的低下也是当前粮食安全危机的主要诱因之一。三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的扩张和中小城镇的兴起,越来越多新生代农民抛离耕地选择城市长期生活甚至定居,大量耕地被摞荒,导致粮食减产的同时加剧粮食供应的紧张。事实上,基于中国人口基数的庞大,即使只是5%的粮食供应需要进口,其数量也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天文数字,不容争议,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危机刻不容缓!
作者: 伍文胥
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
621114
邮编:
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