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僵尸App”刻不容缓(似的而是)
发布时间:2015-08-13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前日,有市民反映一些政府App更新不及时,且该问题长期存在,一直得不到解决。今年3月,新京报记者曾体验17款政府App,发现其中部分存在下载难、久不更新、便民信息不足等问题。(8月13日,新京报)
继“僵尸网站”后,又出现了“僵尸App”。 不管是官方网站,还是官方App,目的都是为了方便群众更加了解政府信息,随时反映身边问题,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但事于愿违,众多App只开发不运营,长期不更新信息,成为摆设,造成资金浪费,备受老百姓诟病、质疑,不仅没有给百姓带来方便,还使百姓对政府的误解越来越深,政府形象及公信力大打折扣。政府为民服务的意识和精神值得赞扬,关键是要持之以恒,花大价钱开发的软件却成为了“僵尸App”值得我们深思。为今之计,不应该是过多的指摘,而是采取补救措施,将沉睡的“僵尸App”唤醒!
许多政府App沦为“僵尸App”,究其原因,一方面,在研发App时没有深入到群众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好相关调研,一味的从众、随大流,研发出来的App也便无法“接地气”,满足百姓的需求,符合大众口味。另一方面,App推出后,政府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服务意识淡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少,没有做好后期的维护和更新,衍生出了下载难、久不更新、便民信息不足等问题。
笔者认为政府App如同政府网站一样,代表着政府形象,是政府服务职能的体现和反映。破解“僵尸App”难题,首先要立足于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研发前要进行民意调查,倾听百姓声音,问问他们真正需要什么;研发后,加大政府投入,培养一支懂技术、懂业务的人才队伍,定期对软件进行更新和维护,这不仅是在为App服务,更是对老百姓负责。决不能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研发,之后却不管不顾,不闻不问。其次,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对工作不认真,不能做好服务工作相关人员,不仅要追究工作人员责任,更要追究领导的主体责任,形成倒逼机制,借此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赢得群众好评!(似的而是)
作者:熊静
地址:
四川省江油市中坝镇锦城路253号
邮编:
627100
邮箱:
736504306@qq.com
电话:
18281603197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