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有权有油水捞”才当官何其荒诞

发布时间:2015-08-05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乌龟有肉藏在肚里。”一年前,贵州省习水县桑木镇大山村村委会换届,还是代课教师的蔡廷国也动了参选的念头,“虽然教书体面,代课工资也比村干部高,但我想村干部不仅有权,还有‘油水’可捞。”(8月5日《人民日报》)
原本是代课教师,如何动了参选村干部的念头?是嫌工资太低要“跳槽”?按说,代课教师的工资的确没法和在编老师相提并论,但村干部的工资连代课教师也不如啊,也不如老师受人尊敬,村里许多人不理解蔡廷国的举动。
最终蔡廷国成功当选,如愿以偿。本以为村干部“不仅有权,还有油水可捞。”,但经手的民生项目、资金不仅被村民监督委员会监视,还受到民生监督组和政府职能部门“监视”,每家每户公示签字认可的公示制度下,蔡廷国觉得心惊肉跳,一边是心有不甘、倍受失望,另一边是自觉心中不干净、羞愧难当。其实,在不少地方基层,对于参选村干部乃至考公务员抱着“有权有油水劳”的想法的不在少数,
那么,村民为何要选蔡廷国当村干部?连蔡廷国自己也承认,就是图自己教过书知书识礼、不存贪念。但投票的村民可能想不到,蔡廷国参选村干部的初衷是何其龌龊。连教过书的人其心里都不干净,还有何人可相信?不用责怪蔡廷国参选村干部为了“有权捞油水”的想法,因为那或许只是因为近墨者黑而已。如果当上村干部就“有权有油水可捞”已经是一种潜规则、公开的秘密,那么蔡廷国只是不幸被感染了这种扭曲的思想。
即使是在十八以来猛烈的反腐风暴之下,仍是有不少地方不少官员存在“升官发财”的念想,延续着扭曲的权力观、执政观,将权力当作谋钱的工具,将当官作为发财的捷径,将官员身份作为显摆炫耀的资本。近年来,随着反腐加拍、公务员工资福利规范、许多不合理的福利、补贴被明令取消、公务接待和出差费用标准得到规范,官员可“捞”的油水几乎不复存在,让一些官员感叹“官不聊生”。而报考公务员的人数也呈直线下降趋势,有人分析称这是几经整改,公务员回归了正常职业,更多年轻人择业观念和价值追求更加多元。但这些只是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如果说实话,则极难听,不管是公考降温还是最近炒得很热的公务员“离职潮”实是因反腐、公务员人事制度及工资福利改革真正打碎了一些人“升官就能发财”的美梦,不得不另择道而行之。
“有权有油水捞”才当官何其荒诞,但荒诞的逻辑背后是根深蒂固的荒诞思想观念,“官本位”思想余孽仍然残留在我们当今这个社会的某些旮旯,支配着一些手掌权柄的官员,这样的思想余毒不除尽之,又何谈反腐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胜利?又何谈营造健康的政治生态?
 
 

 







  作者: 伍文胥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621114
邮编: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