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未获提拔而贪腐折射出干部思想作风存在问题
发布时间:2015-08-05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河北省大名县原县委书记边飞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滥用职权一案日前在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边飞在被查后也曾忏悔,自己在县委书记的位子上坐久了,感觉工作干得不错,但一直没有得到提拔,心态开始失衡,从第二任县委书记开始,就只想着怎么多挣钱了,据检方统计,边飞及其家庭成员实际拥有的财产包括大量现金、存款、房产、汽车、黄金、玉器、手表等,总价值超过1亿元!(人民日报
8月3日)
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反腐工作,苍蝇老虎一起打,落马官员事后被审问说出的贪腐原因众多:利益的驱使、脱缰的权力、心理原因、大环境影响等等,而因工作干得不错却没有得到提拔而走上贪腐之路却是第一次明确的出现在公众视线,这不仅道出了部分官员的心声,也折射出了干部思想作风存在问题。
其实广大官员都知道,政绩和提拔并不能简单粗略地画等号,因为政绩只是一个人获得提拔的条件之一,党的原则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所以并不是政绩优秀的人就一定能获得提拔。但是他们在工作上自我感觉良好时就觉得应该得到提拔,不考虑其他因素,在没满足自己目的后就开始贪腐,这何尝不是为自己的贪欲找一个理由。毕竟全国上下那么多领导干部,他们绝大多数都未获得提拔,却仍在自己的岗位上老老实实地干,这些干部都有着过硬的政治素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
不提拔就腐败的逻辑,归根结底,还是权力观扭曲导致的私心太重、贪欲缠身所致。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对待组织提拔与否上,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能因组织不提拔就认为组织不关心,而应该反省自己,看自己在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或者不够,保持正确的政绩观,抑制自己的私欲,不能把为己牟利凌驾于为民谋利之上,希望党员领导干部能从边飞的案件中得到警示,时时保持正确政绩观,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文/东篱)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