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郡县治则天下安

发布时间:2015-07-24      来源: 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郡县治则天下安
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不仅是在古代封建社会,即使是身处现代社会的今天,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仍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也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县委书记则身处我们党执政兴国“一线指挥部”、是担当“一线总指挥”的基层领导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曾经指出:“县一级工作好坏,关系国家的兴衰安危”。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的200余名学员畅谈交流“县委书记经”。在这场200名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参加的座谈会上,习近平的“授课焦点”只有一个: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县委书记。总书记不仅提出了问题,也给出了明确答案,合格的县委书记就是要做到“四有”——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习近平告诫县委书记,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引导全县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县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县委书记无疑是县治的关键要素。过去,新科进士去赴任知县,皇帝要与之亲自谈话。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把县委书记视为“一线总指挥”,是中共在县域治国理政的重要骨干力量,其对县官作用之看重可谓朝斯夕斯,念兹在兹。
确实,“基层不牢,地动山摇”,县级基层政策直接承担着地方公共服务的职能,与民众的联系更直接,如果“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民众会感激,地方会安稳;如果存在县官不作为、乱作为、作风恶劣、渎职腐败等行为,对基层群众利益的侵害非常直接。所以,基层民众对“老虎”作恶可能没有太多直接的感受,但一定会对“苍蝇”扑面感受真切,也更容易产生“上面是好的,下面搞坏了”的想法。县治衰败,对下,形成仿效之势,恶化基层政治生态;对上,影响到中央政府的权威,侵蚀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损失民心,绝非小事。
近些年来,基层政权尤其是县级乱象让中央担忧,有不少县委书记出事的报道十分刺目,自十八大反腐以来,县委书记落马的比例也比较大,人们甚至要问,“为什么出事的总是县委书记?”这不能不令中央新重审视和加强县级治理。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中央下大力气重视县委书记的培养,将来势必会进一步严格管理、悉心培养和重点使用。而我们的县委书记们自身则应该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带头践行“三严三实”,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推动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作者:许谨谦
                                                        单位:四川省三台县新生镇人民政府
                                                        邮编:621114
                                                        电话:15881638767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