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敛财与情妇兼得,陈弘平何以疯狂?

发布时间:2015-07-23      来源: 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敛财与情妇兼得,陈弘平何以疯狂?
广东省揭阳市委原书记陈弘平就是无数笃信“只有大项目才能带来大发展”的官员之一。因为大项目频频落地,陈弘平以“揭阳赶超进位的首席执行官”自诩。城市面貌快速改观,GDP增速排名和财政收入迅速上蹿,陈弘平的“政绩”曾经一度被称颂。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首席执行官”,却因为在大项目引进和实施过程中种种“暗度陈仓”的不法行径而落马。(经济参考报,7月20日
收受他人财物人民币1.253亿元、港币1720万元,贪腐金额如此巨大的主角正是广东省揭阳市委原书记陈弘平,不是因善长搞“大项目”、“政绩”飙升而出名,而是创记录的贪污接受公开审理而被公众熟知,陈弘平妄图的“青史留名”最终成了“臭名昭著”,虽则讽刺,实则咎由自取。而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媒体调查发现,陈弘平腐败案核查资金流动量超过300亿,涉案者多达70人,是近年来影响最大的地市“一把手”腐败系列案之一。
十八大以来,种种腐败案例被纷纷曝光,让公众见识到各色官场腐败现行记,有“老虎”,有“苍蝇”,有“村官巨腐”,也有“蝇腐”,有的职权很大,腐败动辄上亿,有的职权很卑微,也能腐败几千万、上亿,从几十位落马的省部级高官到众多的“村官蝇腐”、“村官巨腐”,并不是权力越大就一定腐败得越多,“小官”往往也能“巨腐”,其背后实是“绝对权力”滋生的“绝对腐败”。
一边肆意敛财,另一边情妇在怀,陈弘平何以如此疯狂?在笔者看来,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陈弘平好大喜功,贪恋权力、官场名声。为了赚取更大“政绩”,剑走偏锋,找到了一个捷径,就是搞“大项目”。虽然笃信“大项目才能带来大发展”的官员无数,但陈弘平凭借个人出色的能力与其它人拉开的“距离”,成为其自诩的“揭阳赶超进位的首席执行官”,大项目的确给揭阳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让陈弘平“名利双收”,只是以“暗渡陈仓”从大项目中进行权钱交易、收受巨额财物终究难“纸包住火”。事实上,陈弘平进行的是一“巨赌”,以自己的政治前途、名誉和人生作为赌注,在投机取巧、瞒天过海中编织腐败利益链条。二是陈弘平对情妇的“痴情”。在陈弘平的“大项目腐败”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便是其情妇,利用职权之便为情妇“安排”工程项目、纳入其庞大的腐败利益链条。而这位情妇也因“痴情”与原配离婚,并与陈弘平生育两个孩子,为了表达对情妇的“痴情”,陈弘平通过权力影响、“打招呼”、“安排”、“指示”、“开绿灯”让其情妇大肆敛财。三是制约、监管权力的机制制度、机构、人员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作用。陈弘平借“大项目”“暗渡陈仓”大肆敛财的手段并不高明,只人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审批审核审查监督,完全可在初始环节发现问题,制止违规操作乃至腐败的发生。
敛财与情妇兼得,陈弘平的人生也曾何等“惬意”,只是终是黄梁一梦,法纪威严之下又岂容这等败类充斥在执政队伍当中?其实陈弘平之流的腐败行为与其他腐败份子并无本质区别,或只是陈弘平更加“胆大包天”、演技高超、更善钻监管空子、更目无法纪。惩治这类官员,唯以更严的制裁,避免这类腐败现象,唯以构建更健全、科学、严密的权力监管机制制度,避免领导干部权力过度集中,避免人权、事权、财权集中于领导一个或数人之手,实行重大决策、事项民主公开进行,接受广泛的媒体与群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腐败无处滋生。
 
 
 
 














     作者: 伍文胥
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621114
邮编: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