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破除“官本位思想”,树立公仆意识

发布时间:2015-07-15      来源: 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破除“官本位思想”,树立公仆意识
2015年7月1日,湖南耒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耒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熊艾春用“耒阳小竹子”的网名,在耒阳社区网站上贴出了自己写的几首诗作,遭到网友差评。7月4日上午,熊艾春带了几人将社区网站办公室一台电脑砸毁。(新华网  7月15日
熊艾春砸网站电脑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呈出官僚主义思想,在他的观念中,别人都应该围绕着他转,一切都应该听命于他。 由于官本位的意识,导致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同组织和群众的关系。“官本位”意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突出表现就是等级特权。由于等级特权现象的蔓延,严重地破坏着现代民主政治体制,使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难以得到贯彻执行。一些单位的领导者把个人的权力凌驾于组织的集体权力之上,甚至不需集体研究就可以个人决定重大问题。这种政治上的个人集权,必然强化本来已经存在的“官本位”意识;而“官本位”意识又会进一步加固等级特权的地位,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要打破官本位思想,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明确界定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含义,从而实现了我们党在人与社会发展问题认识上的重大理论突破。不能为调整而调整,为振兴而振兴,真正把以人为本作为振兴战略的核心思想,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注意关注各利益群体、各阶层的呼声和要求,使人民群众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得到实惠。
“官本位”思想对政府行政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官本位”价值观虽然十分顽固,但是,只要我们加大干部制度改革的力度,并从体制上解决“以官为本”问题,真正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干部选用的管理机制,我们的干部就会卸下“官位”包袱,树立以事业为重,以人民的利益为重的公仆意识,从而使整个干部队伍更加富有朝气和活力。
笔名:蒋心悦
联系电话:13458068965
电子邮箱:153960127@qq.com
联系地址:四川省三台县樟树路12号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