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葛朗台”式贪官看“勤俭”

发布时间:2015-07-15      来源: 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葛朗台”式贪官看“勤俭”
13日,镇江民防局原局长朱冬生,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朱冬生受贿195.13万元,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1年,并处没收财产50万元。对受贿犯罪所得195.13万元及违法所得38.73万元予以追缴,上缴国库。(新华网,7月13日
受贿195万余元获刑11年,这个局长一边腐败一边“葛朗台”用权时钱在心间,贪来的钱拿去钱生钱。文学巨匠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贪婪吝啬,嗜钱如命,令人印象深刻,而如今现实生活中也出现了这么一位“葛朗台”的贪官。他节俭至极,宁可坐2个小时的公交到乡下去买家人喜欢吃的豆制品,宁可穿褪了色且磨得毛边开线的衣服,也不舍得把钱多用一分。他就是镇江市民防局原局长朱冬生。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自然的就有当今社会上的民众以“节俭”为标准来衡量一名干部是否清正廉洁,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倾向。正如朱冬生在为官期间省吃俭用,衣着朴素,人前昰一副老实巴交,低调内敛,不奢华,两袖清风的好官,就好像为了老百姓付出了一切的一样,把自己搞得一无所有。而人后却秘密受贿一百多万,促使施工方偷工减料,引起桥墩坍塌。所以识别一个为官者是否清廉是不能从表面去判断的,必须要撕开各种各样伪装他们的面纱,才能彻底地消除其侥幸心理,从而才能减少贪污腐败的现象。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一个本该为国家,为人民尽职尽责的干部贪污呢?是权利和欲望,朱冬生形容他小时候的遭遇,年幼丧父丧母,由祖父一手带大,为了糊口,和哥哥在村里替人打零工生活。生活的磨砺让朱冬生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发奋,愈发吃苦,坐上了今天这个位置,可是有了权力之后,他并不能满足,看着钱一张一张的进入自己的口袋,他就高兴,慢慢地习惯成自然,贪污的钱数越来越多,但是法网恢恢最终将他“就地正法”,从此背上骂名。朱冬生在位时把自己的岗位当做“生意”来经营,只要能够得到更多的钱,无论有多冒险,赚到一点是一点,最终深陷泥潭不能自拔,造成他今天这个局面,令人感到惋惜,然而此时的他说什么都来不及了。
“葛朗台”式贪官的出现,说明与腐败斗争的任务将会越发的复杂和艰巨,因为当今的腐败分子是越来越狡猾,隐藏得也是越来越深,只有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加大干部个人信息透明度,将权利摊在阳光下,破除“重表面观察轻深度挖掘”迷思,及时掌握干部的思想动向,决不能容忍丁点贪污腐败的行为,只有这样才不会让任何违法分子有机可乘。
                     姓名:瀚海星云
                                        邮箱:1069706699@qq.com
                     地址:绵阳市三台县西平镇
                                                     时间: 2015年7月15日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