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离婚限号”仅是治标的缓兵之计

发布时间:2015-07-14      来源: 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广州在夏季迎来离婚热潮,因为预约离婚人数太多,民政局不得不“限号离婚”。(7月14日  凤凰网)
时隔一年多之后,再次谈到“离婚限号”这个敏感的词汇,从而又把这一话题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统计分析,近年来,我国离婚率有逐年提高的趋势。据民政局的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50万对,比上年增长了12.8%,这是从2004年以来,我国离婚率连续10年递增。对于离婚群体来说,现在离婚率最高的主要是体现在80后身上,最终原因是因为现代高科技惹的祸。由于夏季离婚较多,因此民政局不得不采取“限号离婚”这一举措。
关于“离婚限号”,是对是错,网上呈现两边倒。一方认为,民政局采取这一措施不仅有懒政嫌疑,还违法,权力越界。另一方认为,此举是希望挽救盲目离婚家庭,实施限号离婚,是给准备离婚的人一个缓冲期,由此可能减少部分家庭的破裂。
具体言之,反对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离婚限号,是因为夏季离婚率高发,而广州下辖各区的民政部门,普遍面临着人手不足的问题。实施“离婚限号”,其实行政部门应对超大工作量的特殊举措。现在各地都在要求简政放权,以更好的措施方便服务于民,然而一个限号程序,对公民的离婚自由显然形成了事实上的干预,从本质上来说已经违法,是行政权力的越界和“出轨”,是对办事群众的刁难。换言之,这是民政部门在为自己违法、怠政、少办事、不作为寻找借口罢了。也就是说,“限号离婚”侵害了婚姻自由权,不符合《婚姻法》中的“婚姻自由”精神,侵犯了当事人的婚姻自由权。
支持者认为:“限号离婚”给离婚申请者设置一道门槛,留下缓冲时间,作为一种冷处理,可以使因一时冲动的申请人,有机会重新权衡一下究竟是离还是不离。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婚姻不是儿戏,它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从这个角度讲,“离婚限号”体现出的是政策的善意和人文关怀,客观上是给离婚一个“缓冲期”,给准备离婚的当事人一个“冷静期”,让处于躁动“发烧”状态的当事双方和婚姻关系“静一静”,这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
其实,关于“离婚限号”问题,我们不妨理性看。“离婚限号”的初衷是好的,但不是好办法。毕竟从法理的角度来看,确实不太十分合理合法。不管是那种声音,当前我国的高离婚率现象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显然,这已不仅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面对,共同反思,共同解决。“离婚限号”仅是治标的缓兵之策,我们不妨试着从婚姻教育上切入,不妨建立家庭协调机制,不妨把调解摆在前,或许这在抑制离婚率上比限号来得更有效。(文/雨子墨)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