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协会商会摘掉“官帽子”关键是“去行政化”

发布时间:2015-07-10      来源: 感谢伍文胥投稿    点击:

 摘掉“官帽子”关键是“去行政化”
8日,中办、国办印发的《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对外发布,这被解读为“红顶中介”摘帽子迈出了关键一步,引发公众热议。与此同时,拿掉那些戴在头上的行政级别“官帽子”,恢复有关企事业单位的应有角色,也成为了日渐强烈的社会呼声。(新华网,7月9日
在中办、国人印发这份《方案》之前,事实上已有不少地方在中央释放出相关改革信号后进行了先行先试,出台了系列规定,做出了实质性的改革。显然,此次人中央《方案》是一次全面的宣战,针对长期以来为全社会诟病的行业协会商会事业单位的过度行政化,必须进行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了。
由于与行政权力机构的亲密关系,或本身就兼具一定的行政色彩,一些行业协会商会被形象的称为“红项中介”,但不论是行业协会商会还是事业单位所承担的都是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并非行政职能,但有了“红顶中介”这顶“官帽子”,就意味着与权力的关系近了一步,或者直接在权力的授意下掌握对资源配置的话语权,而由兹滋生的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甚至腐败黑幕已成为群众公众身边随处可见的现象。明明是钻研专业的学术或艺术,却偏偏以“行政级别”作为社会“亮相”的第一形象,一些专家教授习惯被人称为院长、主任等“官衔”,甚至在“名片”上刻意上职务前加上某某厅某某局,千方百计的与行政权力挂上勾,似乎沾上了权力的边,就能显得更为“高贵”。
在公众一片去行政化的改革声浪中,一些“红顶中介”却不断“加红”,拼命抢夺“官帽子”,恶果就是机构臃肿、干部超配、权力“越位”,干部能上不能下,“官帽”越戴越多,主业被闲置、掣肘,学术科研净地尽被“官气”笼罩,只见“官帽子”满天飞,不见出什么学术、科研成果,已成为污秽社会风气的一大危害,到了不得不进行改革的时机。
摘掉“官帽子”关键是“去行政化”,让行业协会商会和事业单位与行政机关彻底脱钩。事实上,中央已经释放出明确信号,中组部正发力整治干部超配,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逐步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但去行政化又绝非易事,“官帽子”背后庞大的既得利益势力岂会善罢甘休?改革的阻力必然不小,尤需多管齐下、科学谋划,下好“去行政化”这盘改革大棋,走好每一步,精准发力,下定决心,敢啃“硬骨头”。其次要编制改革清单,列出去行政化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分步实施、有序推进,一层一层剥离附着在行政级别上的各种利益和好处,厘清改革单位与主管部门的关系。其三,建立、完善制度规范,明确协会商会事业单位与行政机构在行政归属、财务、人事等方面的关系,倒逼去行政化推进,截断行政化退路,巩固改革的胜利成果。
 
 













     作者: 伍文胥
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621114
邮编: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