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深度】中国股市与楼市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5-07-09      来源: 博势智库地产观察    点击:

本文作者:中原集团研究总监 刘渊

 

2014年底的卖房炒股论犹在耳边,转眼间过了半年,随着一线城市楼市的回暖,卖股炒房的说法又重现江湖。这两个说法孰对孰错暂且不论,但显然,股市和楼市,一个当前的热点和一个过去十年的热点,免不了会被大家联系到一起比较。这两者间到底是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还是互相促进共同进退?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把时间跨度拉长到10年,从历史数据中寻找答案。

 

首先定义一下数据指标。我们用中国股市上证综指代表股市涨幅,中原地产的一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指数代表楼市。这里之所以用二手价格而不是新房的,一方面是因为一线城市二手住宅成交量早已超过新房,二手才是市场主力;另一方面,二手房价不受开发商定价和成交结构的影响,更能反映市场真实价格;同时,数据都采用指数形式,能做到同质可比;还有一点,中原二手价格指数有超过10年的历史,有足够长的历史数据,可以做长期比较。

 

不过,中原二手住宅价格指数都是以城市基础的,这里我们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平均指数为房价涨幅依据。主要是考虑到一线城市市场化程度高,交易活跃且投资属性强,它能充分反映房价的变化趋势。其他城市并不具备上述特性,所以暂不列入比较范围。

 

我们以10年为界,先看两个指数的累计总涨幅。20054月到20154月,两个指数的涨幅大致相当,上证综指涨了283%,而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涨了248%

 

十年间房价和股价涨幅如此接近并不是巧合。从宏观上看,楼市和股市都是整体经济的反映。股市被称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而楼市则是社会总财富的反映。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是过去十年股市、楼市增长的基础。同时,货币的流动性也对这两个市场有直接影响。当整体流动性提高时,社会投资意愿增强,对股市和楼市都有正面影响,反之亦然。

 

上证综指与北上广深二手住宅平均价格指数走势(2005.05-2015.04

上证综指与北上广深二手住宅价格指数走势(2005.05-2015.04


(注:中原二手住宅价格指数,是以中原地产的二手实际成交数据为基础,采用改进的重复交易法,修正价格影响因素而编制的。每个一线城市选取约200个样本楼盘,指数基期为20045月,基期指数为100点。数据来源:中原集团研究中心。)

 

对比房价指数和股指曲线可以发现,在过去十年的多数时间段内,股价和房价的上涨下跌周期都是同步的。首先,从20055月起到201010月,在这5年半时间里,A股和房价经历了5个基本同步的上升和下降的小周期。其次,从201011月起到20149月,在这将近4年的时间内,A股和房价走势相反。其中,201011月到20144月的3年半中,房价上涨了45%而上证指数跌了32%。而在20145月到9月之间,上证指数开始上涨,而房价则短暂下跌了5个月。最后,从201410月开始至今,A股和房价又进入同步上涨周期。

 

从以上历史数据的对比不难发现,在过去10年中,有超过6年的时间中房价和股价是同步变化的。而从两者之间的涨跌关系来看,每次股市上涨,都会带动房价上涨;而当房价下跌的时候,股市也常出现下跌。反过来则不成立,比如房价上涨时,股市不一定涨;而股市下跌时,房价也不一定下跌。

 

股价涨则房价必然上涨,这一规律基本贯穿于过去10。唯一的例外发生在201459月的短短4个月之间。此时上证指数已开始触底回升,而房价仍有小幅下跌。考虑到当时股市刚从长期熊市中复苏,涨幅也有限,可以看作是股市对楼市影响的滞后。随后两市即进入了同步上升轨道,这一规律仍然有效。

 

之所以股市涨会带动房价上涨,除了前面提到宏观基本面因素外,财富效应是主要原因。股市大涨使得投资者资产增值,促进包括住房在内的各类消费增长。而房地产生产周期长,供应短期无法跟上。供不应求情况下房价自然随之上升。美国互联网泡沫期间,硅谷豪宅价格飞涨就是例证。

 

另一条规律是房价下跌股市也常出现下跌。过去十年中,房价下跌的时间很短,下跌的原因也分两种。一种是宏观基本面出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股市楼市都出现下跌,投资者对未来信心不足,因此影响买房意愿;另一种情况是政策影响,20105月北京宣布住宅限购,这是全国第一个限购城市。受此影响,一线城市二手房价出现3个月的短暂下跌。同时,受楼市调控和流动性收紧的影响,股市也出现短暂下调。不过相比经济基本面的影响,政策对楼市的影响时间要短得多,这轮调整仅维持了3个月就结束了。

 

当然,这一条规律也有反例,同样是出现在201459月间。当时一线城市房价出现回调,主要原因在于楼市供求格局的变化,购房需求分流而新房存量高企,同时又叠加了银行控制房地产行业信贷的负面影响。由于这是房地产市场本身的调整,所以除了地产股受影响外,并未引起股市整体的变化。

 

从历史数据中寻找规律,目的还是为了预测未来。目前股指和房价指数的走势与2007年非常接近。从20055月到200712月,上证综指涨了将近400%,带动同期一线城市房价上升了84%。而目前上证指数比一年前的低位已经上升了150%,一线城市的二手房价从去年9月回升起至今,平均涨幅还只有7%从历史经验来看,在股市财富效应的影响下,年内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是没有悬念的。

 

当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股市毕竟不是影响房价的决定因素。市场基本供求关系和房地产政策对楼市的影响更直接。随着房地产黄金十年的结束,人均居住条件已有很大改善,未来成交量和价格大幅增长的空间比8年前小了很多。而一线以外的众多二三四线城市,供应压力依然较大,需求也远不如一线城市稳定,楼市的回升很难一蹴而就。而政策方面,虽然二套房贷、利率不断松动,“3·30新政二手房营业税下调更是对一线城市利好,但同时限购仍在,只要确保执行不放松,仍将对一线城市房价的涨幅有所限制。

 

再谈股市和楼市的关系

 

 

股市与楼市不愧是当前的热点话题。上周我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发表了《中国股市与楼市的关系》文章后,即引来读者的热烈回应。FT中文网在其官方微博发布该文章后,得到的回复意见已逾百条。

 

在众多读者回复中,有不少表示赞同文中观点,认为货币宽松是中国股市和楼市同步走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也有很多读者提出了不同意见,有些意见还很尖锐。我很欢迎这些不同的意见,因为这会帮助我们更全面的理解这个问题。下面,我尝试解答这些读者的疑问。

第一类疑问是关于数据分析的。有读者指出,房价和股价这两条曲线根本就不相关一致性不超过50%”,并建议我检验相关系数。

 

其实,不用统计软件,光凭肉眼也能看出,这两条曲线并非正相关。但问题是,我们的论证并非建立在两条曲线相关的基础上;前文也没提及这两条曲线有相关性,甚至相关二字都未曾出现过。当然,如果房价和股价曲线完全正相关的话,那结论会很完美,大家的质疑也会少很多。诚然,现实中影响房价和股价的外部因素很多,在统计工具不能给出完美结果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如果房价和股价在上涨和下跌周期中,存在显著的同步关系,同样也能论证两者间的内在联系。而前文的数据分析,正是基于这个思路。

 

前文中,我们把过去10年股市的每次上涨下跌周期划分开,然后对照同期房价的走势。可以发现,股市经历了7个波动周期,其中上涨4个,下跌3个。而在这7个周期中,房价走势与之同步的有5个半。之所以会有半个周期,是因为在2014年的5-9月间,股市已开始回升,而房价还在缓慢下跌,随后两者又进入同步上升。

 


注:上证综指与北上广深二手住宅平均价格指数走势(2004.05-2015.04

 

因此,从周期数来看,大多数的周期内(5.5/7=78.6%),房价和股价的走势是同步的。而在股价的上涨周期中,绝大多数时间(3.5/4=87.5%)房价是同步涨的。

 

如果改用时间长度来衡量的话,在过去10年的总计120个月中,房价和股价同步的月份有72个月,占60%。而在股价上涨的共计62个月中,房价同步上涨的月份有57个月,占比91.9%,这个比例就很高了。

 

在过去10年中,仅有20145-9月这段时间不符合股价上涨,房价也同步上涨的规律。如果考虑到当时股市刚从长期熊市中复苏,涨幅也有限,可以看作是股市对楼市影响的滞后的话,股价上涨,房价也同步上涨这个规律是完全可以成立的。

 

第二类质疑则是集中在逻辑部分,有读者指出房价一直在涨,和股市有什么关系?

 

首先,虽然过去10年是房地产的黄金十年,但一线城市房价也并非一直都涨的,按4大城市均值来算,出现过环比下跌的月份累计有27个月,占整个10年的22.5%。其中最长的一次下跌是始于2008年金融危机,持续时间长达12个月。

 

当然,这个问题的关键其实不在于房价有没有下跌过,而是当一条曲线80%都是上涨的情况下,如果和其他任何曲线做对比,有很大概率会得到涨的时候一起涨这个规律的。

 

根据现有的数据,这个疑问确实不容易论证。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历史很短,从1998年房改算起,满打满算也只有17年。而一线城市楼市的快速发展,也是2003-2004年才启动的。因此,过去十年楼市基本处于高增长过程中,一线城市房价一路上涨,没经历过大的调整。所以,如果要用实际数据来证实,房价和股价间到底有没有同步关系的话,恐怕只能等以后房价大跌了才能实现。

 

这个解释显然是不能让大家满意的。那么,我们不妨换个思路:虽然现有数据不够充足,不足以论证结果,但是,如果基于这批数据总结出的规律,能够被其他市场的数据证实,是不是就可以证明这个规律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普适的?

 

最佳的参考对象是香港。内地房地产政策很多脱胎于香港,市场机制上比较接近。同时,香港和内地城市文化背景接近,股市、楼市发展历史长,相关数据也比较完备,适合用来比较。

 

同样先定义一下数据,我们用恒生指数代表股市,中原城市领先指数代表楼市。香港90%的住房交易是二手房,中原领先指数是基于中原地产在香港的实际成交数据编制的,是香港市场普遍认可的房价指标。前文所用内地一线城市房价指数,原理和香港中原指数是一致的。

香港中原城市领先指数最早可以追溯到1994年初。因此,我们可以用长达20年的数据来验证基于内地市场数据得到的规律。

 

根据前文的分析,内地楼市和股市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点:一是两者长期涨幅接近;二是股价涨、房价也同步涨。而在香港市场,这两条规律同样成立。

 

在过去20年,港股累计涨幅为127%,楼价涨幅为134%,涨幅非常接近。而从涨跌周期来看,香港房价和股价几乎完全同步,股价上涨时,房价也同步上涨。

 


注:恒生指数与香港二手住宅价格走势(1994.01-2015.05

 

其实,用统计工具可以发现,香港股价和房价的走势是显著正相关的。其中原因可能在于香港是单一城市市场,经济社会环境差异小,而内地即使是四大一线城市间它们也有差异;同时,香港民间投资氛围浓厚,股市楼市都有很强的投资需求。

 

由此看来,股市上涨而楼市同步上涨,这一规律并非内地一线城市独有。宏观上的流动性增强,加上股市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都会投射到楼市上,从而带来房价的同步上升。

 

当然,仍然需要强调的是,股市并非房价的决定因素。目前一线城市房价的回升主要得益于稳定的需求和平衡的供求关系,以及房地产利好政策的助推。只要限购政策不放松,未来一线城市房价的涨幅仍将受到限制。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