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纠错时,别冷漠(今日谈)

发布时间:2015-07-04      来源: 人民网    点击:

纠错时,别冷漠(今日谈)

 

曹  平

2015年07月04日03: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
 

  陪母亲去看病,挂号时工作人员不小心把母亲的性别写错了。排队等候40分钟,主治医生告知挂号单信息错误必须改正。从返回挂号处直到我们办完离开,打错字的工作人员始终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耽误病人这么多工夫,连句道歉的话都没有,令人气愤。

  平心而论,窗口工作人员每天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回答各式各样的问题,重复千篇一律的内容,工作强度大,偶有差池,在所难免。群众对一时的错误基本都有包容性,真正影响观感的是态度上的麻木,是工作疏忽之后的傲慢冷漠,这往往会放大群众不满,甚至引发矛盾纠纷。

  怎么对待失误,是作风建设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好的作风,不仅表现为对良善制度的执行到位,更在于“知错能改”。其实,只要真诚地说句“对不起”,尽快弥补过错,就可以赢得群众的理解、谅解,而不会让群众反感,甚至引发矛盾。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04日 01 版)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