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岗位咋成腐败重灾区?
发布时间:2015-07-03 来源: 感谢伍文胥投稿 点击:
次
市委书记岗位咋成腐败重灾区?
据公开报道统计,今年上半年共有5位市委书记接受组织调查。除昆明外,其他4市市委书记已调整到位,且均非由当地官员担任。(人民网,
7月2日)
今年上半年就有5位市委书记落马,这在十八以来的反腐新常态下,仍然显得刺眼,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多市委书记难以善终?市委书记岗位咋成腐败重灾区?
值得注意的是,5位落马的市委书记落马前工作所在地,涉及南京、昆明、南宁这三座省会城市,这个巧合多少有些讽刺。省会城市通常是一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省会市委书记岗位职权与责任尤显重要,也格外引发外界关注,但即使如此敏感,也难免有顶风违纪违法者。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山东省枣庄市委书记陈伟,云南省昆明市委书记高劲松,云南省临沧市委书记李小平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余远辉。这其中每一位市委书记在任时莫不是呼风唤雨,一朝东窗事发,或因马失前蹄,或因前任遭查而被“顺藤摸瓜”的调查。
5位市委书记相继落马无疑在舆论中炸开了锅,足以引起官场不小地震,警示一些地方的政治生态令人堪忧。市委书记岗位实际上在各级职务中显得很特殊,属厅局级官员,权力不小,职责重大,是很多省部级或更高级别的官员成长的必经岗位之一。5位市委书记落马各有各的原因,皆是咎由自取,但不可忽视,有客观的因素助推这5位市委书记一步一步沦陷不可自拔。一是官方与公众监督力量较少关注市委书记这个群体,二是相关监督机制制度不健全。
5位市委书记相继落马的确令人震惊,如果加上之前不断有市委书记岗位官员落马,有人认为这说明市委书记岗位俨然是腐败的重灾区,需要反腐执纪者集中火力扫荡。但也有人认为这种说法过于绝对或主观,相对于十八大落马的官员群体,落马的市委书记仍是极小的比例,倒是与市委书记同级别的厅局级官员落马者人数较多。反映了这个级别官员腐败的一些共性,值得反腐执纪者深入研究。
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已经进入深水区,无禁区、零容忍、持续高压态势是当前反腐的新常态,不管是市委书记岗位还是其它公职岗位,权力必须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只要谁胆敢触犯党纪国法,把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不管如何极善伪装、掩盖自己的罪行,迟早也会“栽”的,终将难逃法纪之网。
作者: 伍文胥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
621114
邮编:
834875231@qq.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