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喻培耘:不整人是底线中的底线

发布时间:2015-06-27      来源: 喻培耘    点击:

不整人是底线中的底线

作者:喻培耘

 

 

一个握有公权力的人,他可以干的坏事通常有:

 

1、为个人捞取物质利益:如贪污;索贿;受贿;变相受贿;

2、满足个人淫欲:如强奸、诱奸、调戏妇女、亵儿童、公款嫖娼、公款包二奶养情人;

3、危害公共利益和民众私人利益:如乱决策、乱上项目、乱拆迁;

4、整人害人:如告密;诬陷他人;如对守法公民进行人身伤害、随意剥夺民众的生命;

5、危害、出卖国家的利益和领土:如签订丧权辱国或割地赔款的条约、大把乱送钱和资源给外国;

6、危害人类利益:如策动非正义战争、犯下反人类罪行等。

 

以上是利用公权力作恶的六个领域。至于一般性的嫖娼、赌博、吸毒、包二奶、种族歧视,只要不是利用公款和权力来实施的,则为私德问题。在大多数民主国家,社会对手握公权力的人有着更高的道德要求,如果一个官员私德不合格,公众同样不会信任他,会赶他下课。只有在法国、意大利等极个别民主国家,公众在对公职人员的职业操守要求严格的同时对其私德相对宽容,但公职人员仍不能做得太出格,否则也难以赢得公众的信任和好感。

 

由于56两项是手握重权的国家级官员才能做到的,故本文暂且不表。一般官员所干的坏事,大体在前4项的范围之内。

 

作为公职人员特别是手握一定权力的公职人员(官员),无论在哪种制度的国家,一般情况下,社会的评价尺度和要求基准都是:于公,他一定不能干坏事,一定不能作恶,而且一定要多做好事、实事,以对得起自己的职位和纳税人给的薪水;于私,他最好能有较高的私德,成为全社会的道德表率——这样的人,才能赢得公众信任,才有资格担任公职!

 

不能作恶的这六个领域,其实是公职人员特别是为官的底线,而底线是绝对不能逾越的。一旦逾越底线,轻则不适合再留在公务员岗位上,重则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尤其是第4点,在我个人看来,这应该是公职人员包括所有人的一个最应该强调、最不应该逾越、如果逾越了最不应该被原谅的底线,此之谓“底线中的底线”!不能整人,不仅仅是对守法公民,就是对违法犯罪人员,也没有谁有权利去乱整他!整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要不得的,都是违法的,都是对人权的漠视和侵害!

 

为什么?原因只有一条:人是最宝贵的,对一个国家来说,人民最大,对整个世界来说,人类最大!没有什么物质上的东西比人更重要,没有什么权利比人权更重要!一个人权都得不到保障的国家,什么财权、物权、地权还能得到保障吗,还保来有什么用呢?所以人权不仅是最高、最重要的权利,也是最基本、最基础的权利!美国之所以为了一个本国公民或者一具本国公民的尸体,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去拯救或找回来,就是因为在美国两百年的价值观里,人的生命和权利永远是最重要的,美国公民在美国政府心目中永远是最重要的!

 

毕竟来说,贪了钱,如果查处了还能收缴一些回来;出卖了领土,有一天国家还可能把领土收回来;破坏了一片环境,很多情况下也还是有治理好的可能;但把一个人整成永久性伤残了,还回得来吗?把一个人逼成精神病了,还回得来吗(目前的医学条件基本不可能)?把一个人的生命剥夺了,还回得来吗?把一家人整得家破人亡了,还回得来吗?特别是针对族群的大规模伤害所造成的损失,更是无论道多少次歉、给再多的赔偿,也弥补不回来的!

 

中国几千年的专制史,其实就是一部整人史。因为专制所以整人,整了人更加专制,一个又一个朝代就这样恶性循环下来。中国历史上产生过最发达的宫斗术,也产生过很多有名的权谋家,但这些权谋多半是整人的谋略,军事上讲“兵不厌诈”,政治上讲“尔虞我诈”,司法上讲“严刑酷法”,人际关系上讲“口蜜腹剑”、“请君入瓮”,其实通通都是整人害人的东西。煌煌二十四史,既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也集大成着整人害人的学问,把二十四史读得最烂熟的政客,往往最后变成治国无方、整人有术的专家。难怪鲁迅认为历史书上满页写着的不过是“吃人”二字,感慨这个民族遭受到的荼毒是举世无双,这个国家是“非人间的黑暗”,难怪老毛也叹息“五帝三皇神圣事”,不过是“斑斑点点,几行陈迹”、“流遍了效原血”!

 

由于有这样的历史,所以这个国家一直就有告密、诬陷、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拉拢一批打击一批、落井下石、整人、害人、变着法儿折磨人、刑讯逼供、诱供、有罪推定、屈打成招的种子,而这种子长成密密的大树,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是在文革时期。这个时期从上到下,由南至北,几乎是无处不整人,几乎是不整人就难以自保,而且整人者也被人整,整个国家除了一个人以外,形成了人人整人、人人被整的旷世奇观。

 

审视历史和世界,一个国家整人事件的数量和频率,固然与人心、人性和民族的文化心理传统有关,但主要还是与当下的制度有关。因为在一个资源、福利、利益可以得到透明、公平的分配,民主和法治健全、一切不良行为受到严格监督和制约的社会制度下,整人者是难以生存下去的,是会成为众矢之的的,是得不到什么好处的,是很容易暴露的,甚至是没有多少机会整人的。在这样的制度下,无论为自己争取权利和利益,还是争取当州长当总统,都用不着去整人,一切按公开透明的规则办就行了。然而,在权力和资源集中在少数人的社会制度下,不整人,不把别人整倒,自己就得不到上面的赏识,就难以在残酷的争斗中战胜别人爬上去,利益和好处就会属于别人,就是爬上去了,也可能被别人整下来,所以只有被迫你防着我,我防着你,你整我,我整你。所以归根结底,整人基本上是被整人的制度逼出来的,在整人盛行的国度,与其说是人整人,勿宁说是制度整人。

 

尽管整人盛行主要肇因于制度,但也丝毫不能因此减轻整人者的个人责任。因为,不管制度如何不堪,不管要你作恶的压力有多大,毕竟人是理性的动物,是有天良的动物,人是可以自己选择的,是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所以很多作恶的事,很多整人的事,最后追责时,法律绝不会认可你把责任全部推给制度、推给他人、推给当时的环境。整人者永远要认识到三点:

 

第一、一种整人的制度,它对所有人都是无情的,所有人都会成为制度的受害者。整人者今天整人,明天说不定被整;今天整上访者,明天自己也可能变成上访者。

 

第二、历史事实表明,整人者一般都没有好下场;尤其是那些为虎作伥的基层、一线整人者,其最后的下场都是比较惨的,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些古话不是说着玩的。

 

第三、一个社会不可能永远是整人社会和互害社会,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它越整人整得凶,就越可能改变得快。当整人的制度被不整人的制度所代替时,对整人者的清算肯定是免不了的,作恶者最终一定会付出代价。这种例子,目前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看得到。

 

为此,我建议那些长期呆在整人岗位上,那些有机会整人的人们,在整人制度没有改变以前,尽量少整人或者不整人。难道,不整人你们就过不下去吗?你不去告密诬陷别人,你不去为虎作伥、助纣为虐,你把打人的拳头放轻一点,你把“枪口抬高一寸”,你就会死吗?应该不会吧。所以我希望你们在整人之前,都能好好想一想:

 

首先、我和别人都是人生父母养的,都是血肉之躯,我这样狠下心去整别人,良心上是不是过得去,晚上是不是睡得着,死那天是不是可以心安理得的瞑目?这是从伦理道德情感上拷问和约束自己。

 

其次、难道因为这个职业,这个岗位,这一点薪水,这一点补助,我就要狠下心去整别人?这样犯不犯得着?这样做是不是违法犯罪?会不会在将来遭到法律的制裁和清算?会不会遭到人家的报复?我家里的老老小小会不会因此遭殃?做事太绝了会不会影响后代?这是从经济学角度、从理性上拷问和约束自己。

 

其三、这世界上真的没有因果报应吗?人死了真的没有天堂和地狱吗?我怕不怕下地狱?举头三尺,究竟有没有神明?这是从心灵信仰上拷问和约束自己。

 

其四、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我好不容易生而为人,难道就只有靠整人才能活下去?靠整人得利,靠整人往上爬,靠整人活着,靠整人讨一点残羹剩饭或者花天酒地,这样的人生有什么价值和意义?这是从生命终极意义上拷问和约束自己。

 

我想,只要一个人还存有一丁点人类的情感和理性,只要你在想整人或受他人指使整人之前,想想上面这四点,或多或少会让你的人性和理性抬头,让你的兽性和非理性消减。

 

我希望我所在的国家,能尽快达到一个不用整人、不敢整人、不能整人、不愿整人的境界。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一是针对制度改变使力,二是针对人心向善使力。

 

当然,我深深知道,要改变一个整人的制度确实不容易,要让一些长期习惯了兽性对人、习惯了整人的人良心发现、兽性收敛也不容易。但我坚定不移的心愿是,人类一定要努力去改变所有整人的制度,不能让这样的制度恶性循环下去;同时我也坚定不移的相信,不管劝善的效用是多么微弱,我们还是要施压和规劝两手结合,施压那些丧尽天良的整人者,规劝那些还存有一丝天良的整人者,只要持续的积涓流、积硅步,总还是多少会起一点作用的。

 

我之所以对这片苦难的土地还抱有希望,对那些被邪魔控制了性灵的人们还抱有希望,是因为我知道,“大道之行”终将规正中华,而神佛与上帝也正在天上怜悯的注视着这片历尽劫波的桑田沧海。我确信,只要善的种子不灭,中华就希望永存。

 

 

 

注:本人公号作品,悉为原创。若欲与我交流,请打电话18780060511,13549739902;本人微信号:yupeiyun668;若欲加我公号以便第一时间阅读本人拙作,请点击文首箭头上方的“喻培耘”三字,进入后加我名片即可。谢谢各位!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