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东篱:扶贫攻坚关键期需选准派强“第一书记”

发布时间:2015-06-23      来源: 感谢东篱投稿    点击:

东篱:扶贫攻坚关键期需选准派强“第一书记”

这几日,中央机关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的报名工作陆续完成,一大批优秀干部热情高涨,报名填表,接受组织的挑选。(人民网  623)

第一书记机制,各地早已有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地方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村里任职、挂职,是有利于了解基层真实情况,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培养锻炼干部的举措,一举多得。中组部等三部门及时出台全国统一的‘标准动作’,既是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的需要,也是对各地长期以来探索向农村选派第一书记做法和经验的肯定与总结,同时又是切合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在协调推进,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只剩下5年多时间,我国扶贫攻坚进入关键阶段。然而,现实中还有一些农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的党组织班子配备不齐、书记长期缺职、工作处于停滞状态;有的党组织书记不胜任现职、工作不在状态、严重影响班子整体战斗力,不利于扶贫工作顺利开展。这就要敢于硬碰硬,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善做群众工作、作风扎实的优秀干部到最基层去。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基层党组织落到田间地头;党的各项任务,要靠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干。坚持和运用好选派第一书记的成功经验,大力推广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一是选准派强第一书记,除选拔优秀干部的要求以外,还须紧贴农村需求、依村选人。二是必须从源头上把住选派质量的关口。农村生活条件艰苦、矛盾错综复杂、利益千丝万缕,面对涉农资金、扶贫款等各种诱惑,要求第一书记必须具有坚强的党性、过硬的能力和优良的作风。三是第一书记要切实承担其建强基层党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这四项主要的职责任务。四是派出单位应当用好干部任用考核“指挥棒,对选派干部,不能不管不问放任自流,要担负起直接管理责任,明确驻村时间,经常考察第一书记工作情况和廉洁自律表现。(文/东篱)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