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公车私用折射出干部存在特权思想
发布时间:2015-06-11 来源: 感谢东篱投稿 点击:
次
东篱:公车私用折射出干部存在特权思想
6月8日上午,西部网报道了榆林市司法系统的“公车私用”现象后,引发各方关注。记者从榆林市纪委了解到,纪委已经责令榆林市司法局就司法系统公车私用问题进行限期整改,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中国新闻网 6月9日)
自八十年代机关车辆配置越来越多,车接车送变成了“约定俗成”,一直“约定俗成”到基层的乡镇、科局级单位,甚至没有级别的“一把手”。但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不准违反规定“公车私用”,是官员天天都在学习的事情,可是根据中纪委统计,今年1月以来,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中,违规配备使用公车问题每月均名列第一。
近日,“公车私用”事件的报道,又一次引起广大群众的热议。治理“公车私用”等现象可谓是三令五申,但总有一些人当作耳边风,频频触动公众的眼睛。从报道可以看出,被公车接送上下班的领导干部说是为了方便工作,但却是把公共资源当作自己的私人财产,肯定利用了公车办私人的事情,让其成为领导干部的专车。
公车私用现象屡禁不止,值得大家反思,归根究底,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一是特权思想作怪,少数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公仆意识、宗旨意识不强,公车成了他们身份地位的象征,使自身存在优越感;二是公车监管不到位,公车使用的制度还不完善,监管部门对纪律规定的执行力度还不够。
笔者认为,要想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就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公车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务用车司乘人员的日常教育和约束,加强车籍管理,要加大“公车私用”的惩罚力度,使公车私用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还要动员群众参与举报,让“公车”在“阳光”下运行,不能再让“公车私用”出现在公众的眼下。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加强自律,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始终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文/东篱)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