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细胞是健康的,但是它太健康了,以至要采取侵略的行径,分享其它正常细胞的营养以维持自己的“健康”。我明白了,任何没有限度的东西会泛滥成灾,最后的表现一定是罪恶,金钱也好、情爱也罢。
文 | 沉静如水
来源 | 沉静如水的法律博客
有一个癌症医生,自己得了癌症,他拒绝治疗,只有几个月就告别了人世。在他留下的录影带里,解释了什么是癌症细胞。
通常,人们对癌症细胞总是深恶痛绝,认定它一定是不健康的、是一种罪恶的细胞,必欲一除而后快,几乎是无一例外,所有的人全部谈癌色变。其实不然,病症细胞是最健康、最有活力的。别的细胞虽然也会分裂,但有限度、有止境。病症细胞的分裂永不停止,它会永远健康地分裂下去,永远生长下去。分裂需要养分,分裂的癌症细胞最后会将其它正常的细胞所需的养分吸食干净。于是癌症细胞死掉了,正常的细胞死掉了,人也死掉了。
这是一个全新的医学概念。癌症细胞是健康的,但是它太健康了,以至要采取侵略的行径,分享其它正常细胞的营养以维持自己的“健康”。我明白了,任何没有限度的东西会泛滥成灾,最后的表现一定是罪恶,金钱也好、情爱也罢。望子成龙的父母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子女,可是得到了常常不是龙种,而是跳蚤,但是父母们仍然乐此不疲地“无私施予下去”。比尔.盖茨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把少量的财富留给自己的孩子们,其它的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我们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我们总是耽于说,怯于行。我们经常在争取更大人生价值的鼓舞下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更风光、更舒适、更体面,追求着无止境的占有。事实证明,世界上80%的资源被20%的人消耗掉,40年后,石油将用光。孰不知,我们的这种无节制的追求,恰恰是人类社会的癌症细胞。世界是有限的,我们多占有一分,就意味着剥夺了他人一分,我们就是在侵蚀着其它人的生存环境,当社会上只有我们这些“不断进取、不断索取”的一类时,可怕的终结和灾难也就成了眼前的事情。
我一向对“全集”之类保持必要的警惕。胡兰成的《今生今世》让我确认,超过胡氏笔力学养的人不多。随便翻开一章,静心读下去便也淡雅悠长,滋味深厚,可见“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仰慕之余,随即又买来《山河岁月》,就有大煞风景的感觉,与《今生今世》不可同日而语,留下的不是惊喜的继续,而是失意和惆怅。其实任何一个人的精华不会太多,历史自然会沉淀,乾隆追求十全十美,写了一万多首诗,有谁记住了一首?知道约束自己,不要动辄老子天下第一,是美德,也是人生的必然。否则留下的往往是笑谈。
癌症医生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我的病是不可痊愈的,全力治疗只有3-4年的存活期。我不愿意为了这三四年的生命,而消耗掉大量的医学、社会、家庭的资源。于是,他选择了淡定潇洒地离去。
出生入死。由生到死,这是一个不分贵贱的注定旅程。一个有价值、有道德的人生首先就是做一个社会的“正常细胞”,而不是“社会的癌症细胞”。
其实很简单,重要的一点,就是过有节制的、朴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