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城管给小贩写信:猫捉老鼠的日子我们都不想要

发布时间:2015-05-27      来源: 中国之声    点击:

在网站上搜索有关“城管”的新闻,排在最前面的三条依次是:5月25号广州6名男子持钢管袭击执勤城管,致3人受伤;5月24号,武汉两名城管殴打女摊贩,被城管委除名;5月21号,洛阳一名女城管队员在劝说水果小贩离开未果后,头部被踢打,送往急救。

 

关于城管的负面其实都不用多说,这样的事情,在城管和小贩这两个群体间,可能每天都会发生。一个原本为“加强城市市容管理”而存在的队伍,却将自己陷入无休止的“暴力游击战”中。

 

 

一说到城管,您会想到暴力吗?会不自主的皱眉吗?城管与小贩的矛盾由来已久,要想化解并非易事。但还是有很多人想去试一试,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更合适的手段。两天前,网上出现一封“城管写给小贩的信”。写信的人,叫钱立,江苏常州市天宁区城管大队兰陵中队副中队长。今年30岁,大学毕业考上城管,至今已经7年。昨天,记者找到了这位城管,他为什么要写这封信?

 

常州天宁区城管大队队员钱立

 

“你们好。我是一名普通的常州城管队员,每次和你们见面似乎都免不了争吵、冲突和追逐,争得面红耳赤的大家也似乎从未心平气和地聊上两句,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和你们说说我们心底的话。”

 

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钱立刚出勤回来,声音比想象中低沉。

 

记者:能说说写信的起源,前后经过么?

 

钱立:因为前两个月我们这边天宁大队有两个中队的队员,在执法过程中,被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我们一直都处于一个流血流汗又流泪的境地,所以,有感而发。

 

记者:那您想让看信的人,知道什么呢?

 

钱立:我想让别人知道,我们城管其实……在执法部门当中,也是一个弱势群体。

 

用“弱势群体”形容自己,这多少让人有些意外。根据1996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或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此后通常意义上的“城管”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就此诞生。然而多年过去,在所有执法领域里,最复杂、最容易受到攻击也最考验执法者综合素质的“街头执法”也就是城管,却连明确的执法依据都并不具备:

 

钱立:城管整个建制不太规范,不太全,没有一个从国家层面到地方一个统一的顶层设计。现在基本上就是每个地方按照实际的需要,各自为政。也没有一部专门属于城管的法律,来指导我们的日常工作。

 

记者:如果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指导,它可能会导致一个什么结果?

 

钱立:就会导致各地的执法过程中,出现混乱。

 

记者:是不是没有规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钱立:是的,就是我们的执法依据并不具有说服力。

 

根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86.9%的受访者遇到过城管与商贩发生冲突的状况。在一些城市的市民满意度调查中,城管远低于公安和交警。

 

“小贩朋友们,我们已经厌倦了整天追追赶赶,相信你们也不再想继续成天提心吊胆,躲躲藏藏,走街串巷的叫卖生活其实也辛苦而不稳定,不如让我们一起好好想一想,规划一下今后的生活。”

 

不知是不是巧合,记者去年曾做过一篇报道《戴“谷歌眼镜”的城管》,采访对象“80后”的蒋佚凡也来自常州天宁区城管执法大队,是钱立的同事。钱立告诉记者,如今小蒋已经不再用“谷歌眼镜”了,眼镜被执法大队作为“文物”收藏了起来。

 

 

而不管是一个眼镜,还是一封信,之所以能瞬间被社会“放大”,背后其实是全社会对于“暴力执法”的挣扎和求解。从成都出动“美女城管”,到杭州设立“城管和事老”,再到小蒋的“科技改变执法”和钱立的“请你听我说”,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从“执法型城管”到“服务型城管”的道路:

 

钱立:服务型城管就是比如我们看到有一些店外占道经营的、无照流动经营的,我们会先上门发放告知书,然后提示写清楚了,上述行为违反了哪些规定,劝说他们自行改正。

 

记者:那您觉得这种方式效果怎么样?

 

钱立:有的还是很配合,也有碰到不是太配合的。

 

记者:“不是太配合”之后,是不是这种软性措施就会变成我们看到的那种“硬碰硬”的局面了?

 

钱立:有可能是这样。因为...严格执法是我们职责所在,文明执法又是一个价值取向。在这两者之间,我们夹在中间,确实也挺难做的。

 

一个城市的“容貌”,不仅仅在于他街角的垃圾是否被清理,房屋之外是否有违章建筑,商店的陈列又是否美观整洁,更在于一个拥挤的都市里,在能保证卫生和健康安全的情况下,如何让每个人都“体面而有尊严”地活着。

 

钱立的信,最后一段写道:

 

“记得小时候老师布置作文题,叫《未来的城市什么样》,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安定而快乐的生活,少一些争执与对抗,多一些微笑与理解,而你和我,也能是这座城市的建设者,与享受者。”

 

记者:丁飞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