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家国天下,文:陶舜
司法救济断头
刀斧恩怨必喋血街头
这是强拆者必读手册,请各地有关部门抄送当地拆迁办。
当官媒还在为庆安枪案的“真相”和“开枪合法”背书时,又一起恶性致死案件发生了:昨天上午,寻仇6年的拆迁户当街刀刺斧砍杀死了拆迁办负责人。
这个惨案发生在西安,庆安枪案发生在黑龙江,两个以“安”为名的地方,却都让人感到了不安。有必要再引述一下华商网所报道的惨案现场:目击者称,当时有旁边店铺和一名路人竭力劝阻凶手不要做错事,但凶手表示,他已经堵这名男子6年了,一直都在找他。行凶后,他用报纸擦了手上的血迹说,自己住在生产路附近,多年前因为拆迁的问题,一直在寻找被刺的人。
杀人结束,他无意逃逸,还让周围的报警,坐等归案。颇有一番此仇已报、心意已了、慷慨赴死的作风,更是让人对他们的“私人恩怨”充满好奇,使我悠然想起史记刺客列传。那么这不共戴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私人恩怨”何以发生,以至于到了不惜以一命换一命的地步呢?我想,至少应该让这名刺客把话说明白。
报道说,被他杀死的是大明宫遗址公园附近一个拆迁办的负责人。死者姓曹,负责车站北广场地区改造,区域包括太华路以北,自强路以南等地区的拆迁工作。这个事件叠加了反强拆、追杀、得手、坐以待铐等传播爆点,成了今天最受关注的头条新闻。
警方称,据归案的郝建宗供述,死者曹某多年前骗他几万元钱一直不还,郝寻找多年,在生产路公交站牌旁遇到死者后言语不合就实施行凶,警方目前对该案暂时定性为伤害致死。据此看,此案似乎在往淡化拆迁、与强拆切割的迹象,但事实究竟如何,还有待更多核心信息的进一步披露。
相信很快会有更多的后续报道出来,但对于它们多大程度上能接近真相,我是悲观的。
前有Q(庆)A(安)事件为鉴。真相经过有心人的剪辑,往往会成为另一个样子,更麻烦的是,他剪辑的“真相”畅行无阻,你从碎片中拼凑出来的“真相”分分钟被“举报”碎屏。加之有时候,对真相的追问又会被道德化的口水争议强势插入、取而代之。所以西安刺杀拆迁办负责人一案,如果官方的后续通报与第一次的媒体报道不符,如果更多自发的媒体报道欠奉,或许也在意料之中罢,但已经很难赢得网民的信任。
因为在截堵访民、暴力强拆、城管打人、警察开枪致死等等这些特点明显的事件中,人们基于对现实的大量经验,剧情早已熟知,亦很难被改写,它们是沸灼的中国故事里面最真实的剧情。所以导演贾樟柯不须耗费太多艺术加工,就可以拍出一部《天注定》,然后就是你懂的,它被雪藏了。
在此类令人悲伤、令人愤怒的中国故事里,剧情有过真正的反转吗?似乎还不曾有过。那些自视被侮辱被损害的人们,通常只有三条道路可走:1,自杀自残自焚;2,报复损害事件中的直接当事人;3,报复社会,厦门、杭州、北京先后发生的公交车纵火事件即是如此。从舆情反应看,泛泛的报复社会最难获得同情,而自残自杀最容易获得同情,点对点的打击报复并且在以暴力完胜直接当事人,在网上激起了最多赞赏。这是值得反思的。
法治的意义在于,在发生激烈冲突之前,可以把对抗消弭于法庭的唇枪舌剑之中,而不是让原本可以由法治解决的冲突再次放归丛林。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甚而惟余白骨,甚而连骨灰都会惨遭挥洒:在湖南长沙,一位女士深夜洗澡时被街道办事处派人全裸拖出,房子随后被强拆,祖坟被挖,骨灰坛子不知去向,至今没有任何赔偿。——这不是在拍电影,这是周末由多个公共媒体所采写出来的新闻。全世界都知道。
当司法救济被断头,恩怨只能以刀斧对决喋血街头的两败俱伤匆促作结。法治似乎仍有照耀不到的阴暗角落。在QA事件中,连死者的律师都调取不了现场视频。每一次截访者、城管、强拆者被访民、摊贩、被拆户砍倒,都能赢得掌声,不是因为网民天然嗜血,而是因为当愤懑的人们没有出路,愤懑会自行寻找出路。公民用公器,庶民有暗器。曾记否,上海法官集体嫖娼的事发,就是某个自视被枉法判决的当事人,明面里的举报不奏效,当事人追踪多时、获取视频,一击功成天下知。
尽管很多网民说西安这个被拆户干得漂亮,可以给不法拆迁一个警示,我觉得这些网民未免太乐观了。实际上类似的警示早已不知凡几。尽管如此,我仍不想说强拆者就特么该死,他们或许也只是暴力强拆机器中的一个镙丝钉,处在利益的末端,或许在那起强拆中他所得并不丰厚,或许正如过去媒体叙事中所谓“底层的厮杀”,从个体正义的角度看,或许双方都应该被怜悯被安慰。
但很遗憾,这种怜悯与安慰似乎是欠缺制度关怀的,当公义之坛成为祭坛,当公义的救济被断头被畸变,公义恩仇难免要下沉为“私人恩怨”,走向终极的贴肉对决。在《穹顶之下》里,柴静说,这是我和雾霾的“私人恩怨”,私人恩怨的背后有时也隐藏着某些公义的溃败。
所以说这是强拆者必读手册,请各地有关部门抄送当地拆迁办,所以知所戒惧,正所谓诸恶莫作,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而已了。
来源:搜狐网 事件回放
我在现场 2015年05月25日 15时25分56秒
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官方微博通报:今早9时许,自强东路人行道上突发一命案。受害人曹某(男,58岁,新城区建住局劳动服务公司聘用人员)死亡,嫌疑人郝某(男,55岁,无业)被当场抓获。
我在现场 2015年05月25日 15时25分22秒
通报称,经初步调查,嫌疑人郝某因六年前两人的经济纠纷积怨激发,用凶器致曹某当场死亡。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
华商报 2015年05月25日 15时24分39秒
据周围商户介绍,事发地点位于西安自强东路一处名为生产路公交站牌旁。当时死者刚下公交车,就被守候在此地的凶手拦住,先是用刀连续刺了数下后,又用斧头在死者头部猛砍几下。
华商报 2015年05月25日 15时23分45秒
目击者称,当时有旁边店铺和一名路人竭力劝阻凶手不要做错事,但凶手表示,他已经堵这名男子6年了。行凶完毕之后,这名男子并没有离开现场,而是用一张报纸擦了手上的血迹,然后告诉旁边人称,他住在生产路附近,多年前因为拆迁的问题,一直在寻找被刺的人。
华商报 2015年05月25日 15时22分37秒
凶手是拆迁户,被他杀死的曹某是大明宫遗址公园附近一个拆迁办的负责人,负责车站北广场地区改造,区域包括太华路以北,自强路以南等地区的拆迁工作。
华商报 2015年05月25日 15时20分55秒
事件发生后,凶手告诉旁边市民说他没有手机,让群众赶快报警,他也不跑。很快,有警方赶到现场将凶手控制。在死者旁边,还有一个鼓鼓囊囊的棕色手包,有目击者称,手包旁边的红色袋子是凶手当时拿的手提包,里面只装了斧头和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