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是民之所望

发布时间:2015-05-17      来源: 伍文    点击:

堵住行政审批“偏门”是民之所望

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标志着“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概念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专家表示,这也意味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曾经长期存在、亟待清理规范的“偏门”被堵住。(新华网,5月14日)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引发众多媒体和网友的关注和热议。这又将是政府简政放权改革重要的举措之一,对于促进当前各地正在进行当中的行政体制改革无疑是一大给力的大动作。
什么叫做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这个概念是在若干年前官方文件首次提出的,进而流传开来。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显然是针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既然是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缘何还需审批?按照行政审批相关方面的法规制度,非行政许可纳入审批事项是非法违规的,这一不符合行政审批原则的审批制度的存在本身就是荒谬的,但却是历史事实。事实上,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在地方并非孤傲,而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种不规范的审批制度之所以盛行,不仅折射出地方对于行政审批原则的漠视,行政审批制度规定的混乱,最根本的原因,是不规范的审批事项背后藏着见不得光的利益。
非行政许可审批,就是用不着行政许可审批,约束力和效力都不强。一些地方通常用红头文件来代替非行政许可审批。但或许是制度规范和相关监督不力,导致这一行为演变成非行政许可审批。这无异是给行政审批画蛇添足,给群众办事徒增麻烦。但随着此项《决定》出台,标志着“非行政许可审批”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意味着曾经长期存在、亟待清理规范的“偏门”被堵住。
简政放权就是为了让群众方便办事,释放最大的“红利”,激活市场发展活力,让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再是问题。“非行政许可审批”是行政审批“偏门”,不但不利于行政体制改革,提升政府行政效能,还给群众办事平添麻烦,极大增加了政府行政成本,不利于释放市场活力。
堵住行政审批“偏门”是民之所望,也是民之所急。行政审批说到底是为群众服务,只有实现“大道至简”,方为科学的、先进的、适应当前和今后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转型之需要的行政审批制度。但真正堵住行政审批“偏门”光凭一纸空文,显然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必须落地生根、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既能够为了保留既得利益让“偏门”以另外形式继续存在。
 
 


 作者: 伍文
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
邮箱:621114
邮编: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