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至正处的老游,如果动用人脉,以走关系、拉人情等“非常规”手段解决问题,不是“没路子”,也完全能“摆平”。但“认死理”,不愿意“暴露”官员身份,只想以一个普通的、吃了亏的消费者身份,用商业规则跟各个市场主体理论,沿着正规渠道维权,事实证明此路不通,“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最终被残酷现实撞得灰头土脸。
文 | 清扬
来源 | 清扬的法律博客
儿子要结婚,老游看中了一款床,4000元。签了购买合同,付了全款,就等着商家送货上门。结果,床没来,商家“失联”,连商场里的柜台也撤掉了。河南一地级市的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老游,试图不走关系、不拉人情,通过正规渠道给自己维权,找家具市场,找总经销,找工商局,但是他被踢来踢去,都失败了。一番折腾下来,这名50多岁的干部气得血压升到180,连声感叹“简直要崩溃了”。(5月13日人民网)
官至正处的老游,如果动用人脉,以走关系、拉人情等“非常规”手段解决问题,不是“没路子”,也完全能“摆平”。但“认死理”,不愿意“暴露”官员身份,只想以一个普通的、吃了亏的消费者身份,用商业规则跟各个市场主体理论,沿着正规渠道维权,事实证明此路不通,“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最终被残酷现实撞得灰头土脸。
“普通消费者”老游的维权遭遇,其实就是许多普通人经常面临的遭遇,不过身处“高位”时的官员老游没有机会体验而已。上述现象表明,当下市场秩序混乱,规则体系不彰,商家诚信、守法意识缺失,监管部门执法不力。在这种不良社会氛围下,社会健康、有序运转的成本必然高企,效率必然低下,而普通百姓办事、维权的难度也可想而知。
但官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进行正常维权受挫、以至“崩溃”,从正面意义上说,也不亚于一场领导干部走进基层、下到民间的“微服私访”,以亲身经历体验了一回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态和民生疾苦,也因此发出了“从没有想到维权这么难,真不知道其他老百姓维权的时候该咋办。”的由衷感慨。
这样的体验,远比官员老游以区政法委一把手、人大主任的身份,为老百姓维权,“督促解决过不少疑难杂症的案子”,来得更真实,更深刻,也更令他感触难忘:权力督促的“居高临下”,可以轻松搞定一切,让该办的事办好,驱使社会车轮正常运转,但一旦失去权力的高压“督工”,一切便原形毕露——市场失范、诚信缺失、规则不彰,社会陷入混乱无序,百姓办事、维权往往求告无门、难上加难。
这样的体验,犹如一帖清醒剂,对人大主任老游个人来说,相信从维权失败的“崩溃”中,切实感知了百姓办事、维权的不易,在今后的工作中,更能以亲身经历,发挥好人大监督的作用,促进政府部门及其官员,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履行好“为人民服务”的为政宗旨。
这样的体验,犹如一帖清醒剂,也让整个社会猛醒,亟需作出有效改观,应牢牢把握“依法治国”时代主题,培育全社会诚信、守法、信法的规则意识、法治信仰,和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法治氛围,打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改变“信权不信法”思想,以法治的明规则替代拉人情、走关系的办事“潜规则”,以法治的彰显来有效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升社会办事、维权效率,造福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