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专用词”背后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
作者:刘清影
一些本来常用的生活和工作用语,忽然却被一些人打上行政级别,甚至成为领导干部的“专用词”,记者采访时就了解到这样的事。(新华网 5.13)
事件的起因是,有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记者到南方某省采访时,提出想到一个区县去搞调研,了解基层情况和百姓生活。当地一名干部听说后,很不以为然,大加嘲讽: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记者,怎么能使用“调研”二字?并振振有词地称:在我们这儿,只有主要官员下基层才能叫“调研”,别的级别的领导下乡都只能叫“了解情况”。言下之意是,该年轻记者有“僭越”之嫌。
百度百科上是这样定义的:调研是调查研究的简称,指通过各种调查方式,比如现场访问、电话调查、拦截访问、网上调查、邮寄问卷等等形式得到受访者的态度和意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事物的总体特征。可见,“调研”一词并不是只有领导干部才能用,学者、工人、农民只要是从事这项活动人人都可以用,何时成了这名干部所说的官员下基层才叫“调研”。低级别的领导下乡都只能叫“了解情况”,何况不是领导的干部群众呢?由此可见,这样的“领导专用词”不是领导专用,而是一些干部存在着严重的官本位思想,是官僚主义在作祟。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后,各地“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干部的官僚主义习气有所改变,但是类似于这样的“领导专用词”还存在于某些地方。我们的干部纠正“四风”,不是喊口号,而是要在纠正“领导专用词”这样的小事上做起,才能彻底将官僚主义清除出干部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