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李总理痛斥“办证难”该让谁脸红?

发布时间:2015-05-11      来源: 伍文    点击:

李总理痛斥“办证难”该让谁脸红?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把改革推向纵深;部署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以扩大开放促发展升级;决定试点对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给予个人所得税优惠,运用更多资源更好保障民生。(北京青年报,5月7日)

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释放了进一步简政放权的强烈信号,在谈到一些地方简政放权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时,李总理予以痛斥,不由得“发飙”。政府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缘何设置那么多障碍?既给群众带来不便,又有损政府形象和办事效率,损人不利己。

近来就有媒体梳理了群众各类“办证难”的遭遇,作为普普通通的个人,从生育、死亡、迁移、定居到婚姻等人生大事都离不开证明,这样或那样的证明充斥着我们的人生点点滴滴,如果离开这些证明,则意味着在这世上寸步难行。一些网友不由得感慨,我们的人生不是在办证明的路上就是正在办证明。

某谭女士准备生二胎就要证明自己是独生子女,为此盖章、签字40多个,接触单位七八个,接触工作人员20多人,耗时2个月,花了大把银子;某陶先生因为身份证号升级为证明“我是我”在多地来回跑;某小伙为办一张暂住证三年辗转跑了六个派出所,最后仍然不办成。类似以上的遭遇,想信不少人都经历过。如今,政府正在实施简政放权,简化政务审批流程,从最方便群众办事的解度设置办事方式和手续。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办证难”已经成了群众挥之不去的心头之疾,成为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和行政效能的心腹之患。

李总理痛斥“办证难”该让谁脸红?是政府本身。简政放权口号已经喊了很久,相关改革方案早已开始实施,但各地进度不一,甚至一些部门和地方存在保守的既得利益势力阻挠,该简不简,该放不放,不但影响政府办事效率,对于建设服务型政府也是不利的。“办证难”缘何难?一是手续繁多,为了无论生、死、迁居、婚姻等都要到户藉地或居住地或工作单位开证明,似乎没了这些证明许多人生大事都办不了。二是政府办事程序缺乏透明、公开,办事群众对于办事所需材料、程序根本不了解,到了政务中心了解到相关手续,也需到多部门来回跑,好不容易拼齐了材料,却又要遭遇门难进、脸难看的窝火气。事实上,一些基层政府开个证明,就是村委会或社区盖个章,未必经过认真对所要证明事项进行审核查实,如果不幸遇到“吃拿卡要”,还要贡献“好处“。

“办证难”无疑是简政放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最大“中阻梗”之一。解决这些问题,不但要完善简政放权机制制度,公开办事流程,实现阳光政务,更要针对群众需求最大程度简化办事手续,真正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为群众服务,就当最大程度的便民利民,这也是政府本职。
 

 

 作者: 伍文
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
邮箱:621114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