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国平:不严不实,万事难成

发布时间:2015-05-05      来源: 共产党员    点击: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近日,党中央决定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消息传出,引发公众的极大关注与期待。

  “三严三实”,用最朴实的语言,讲了最基本的道理,涉及的却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如何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如何确立和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大问题。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星星之火诞生发展,经历过无数血雨腥风艰难困苦,直到打下江山建立政权,靠的是正确的思想理论、路线方针,同时靠的是始终不懈地坚持“严”与“实”的组织作风,形成了讲“严”求“实”的治党理念和政党风格。“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这种“认真”,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严密组织、严格纪律展现出来的不同以往其他政党的战斗力所在,更是共产党人严于律己,脚踏实地,服务人民,取信于民的魅力与凝聚力的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刚刚结束会见中外记者时磊落坦言:“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两年多来,党中央强力反腐败,强力纠“四风”,大抓密切联系群众路线教育,种种举措,成效明显。然而,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等的现象和问题积弊颇深,并不是一蹴而就可以轻易解决的。正如广大党员和广大群众所担心的,反腐败、纠“四风”、党的作风建设会不会走过场?现在人们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并且多次强调践行“三严三实”的重要性、迫切性,让人们心里亮堂了,踏实了。

  “三严三实”是每个干部为官履职必不可少的“内功”,是检验其事业心、责任心以及工作能力的“标准”,尤其是衡量每一个干部面对党和人民的期望托嘱何以自处、如何行事的“试金石”。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去努力,党和人民将会放心满意。反之,如果有人缺乏应有的思想认识,缺乏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凡事“不严不实”,以为可以在官场上轻松惬意“混下去”,整天松松垮垮稀里糊涂,那么,其结果只能是误事业,害自己,万事难成。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就是在党的作风建设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再添把火、再加把力,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把作风建设良好态势保持和发展下去,使好的作风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三严三实”是党多年来优秀传统的继承发扬,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鲜明风格的体现。仔细解读“三严三实”的具体内容,人们会强烈感受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绝非空话,“从严治党”确实是长期任务,“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显示出党要管党的钢铁般意志。(来源:央视网 作者:国平)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